鄭明峰:一個更願意做“管理者”的胸外科主任

“今天X6人手調配非常困難,150個專家和普通門診,兩個袖切+5個葉切+一個縱隔,另兩組外出取肺,一組外出會診手術,還有一臺移植……”“X6今天完成7個普胸,還有兩臺移植。可喜的是科裡年輕人的成長,不單是滿足手術操作技巧的提升,人文理念的進步更是重要!”這是無錫市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鄭明峰的部分朋友圈內容,X6病區是無錫市人民醫院心肺大樓胸外科所在地,作為全國肺移植專家陳靜瑜的合作搭檔,他在外人看來似乎非常低調,和外科大夫朋友圈經常轉發一些現場手術細節不同,他的朋友圈更多的是發佈手術前後如何協調團隊、人員安排以及他本人平時運動、生活的場景。正如他對自己的評價一樣,除了做好胸外科醫生,他更願意享受團隊管理者的定位。

肺移植團隊裡的三劍客

早年肺移植團隊的“大管家”

1991年大學畢業後,一心想當外科醫生的鄭明峰被分配到無錫市肺科醫院,由於醫院規模小,胸外科只有來自上海肺科和北京協和的朱大偉,笪祖德兩位專家以及陳靜瑜和他幾個人。在老主任眼裡,陳靜瑜屬於天才型選手,敢於開拓創新,而鄭明峰則被定位為“郭靖”式的醫生,質樸踏實勤奮。一位老專家帶著他閱讀各種醫學書籍,教導病案、論文書寫,打下紮實的理論基礎;另一位老專家帶著他做手術,在老前輩的認可和鼓勵下,鄭明峰的業務能力日益增強,沒過幾年便獨立開展手術,當時科室已經能完成各種袖式切除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但是不為無錫人民知曉。“我們當時決定做肺移植,是因為無錫人看病都喜歡往上海跑,幾百萬人口的無錫竟然沒有拿得出手的醫療技術,為了無錫廣大肺病患者能夠得到國內領先技術的服務,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決定嘗試代表胸外科領域最高水平的技術--肺移植手術。”鄭明峰迴憶。他和陳靜瑜的搭檔合作由此展開,陳靜瑜負責前方開拓創新,他負責在後方安排一切事宜,2002年,他們宣告全國第一例肺移植手術成功。“那個時候很辛苦,團隊不完善,都是靠自己,我和老陳一人一天盯著患者,也不敢回家,就怕出現意外。”隨著無錫市人民醫院全新組建,人員的擴充,分工的細化,團隊開始完善,肺移植技術逐漸成熟。

鄭明峰在看片

甘做“無名英雄”注重團隊人文建設

“與肺移植相比,胸外科的疾病診療應該更大眾化,目前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腫瘤排行榜第一。”鄭明峰說,X6病區是肺癌、肺移植手術集中地,裡面的每一位醫生都是無私奉獻的英雄,一年2000多例普胸手術、100多例肺移植,往往是白天做完普胸,晚上急診做肺移植。但是醫生們願意幹,喜歡幹,這就是團隊的力量,非常有凝聚力。在這裡,不但可以學到技術,更能充分體會到“救死扶傷”的使命感、成就感。

除了技術的保障,胸外科的發展重點是人才梯隊的培養。鄭明峰說,他感謝自己當初在肺科醫院的前輩,給了他很大的空間,當自己成為一名醫術超群的醫生後,自己應當成為領路人,把他們的精神傳承下來,帶著年輕的醫生向前走,往前衝。他首先會剖析每個年輕醫生的性格特點,再結合各自的規劃,給他們制定方向,並大膽放手讓他們發展。他說,與其做一個能力超群的醫生,不如培養一個齊心合力的團隊。因為一個人一天只能做四五臺複雜手術,培養成熟的一群醫生可以每天完成十餘臺同樣的手術。目前,胸外科除了有四名醫生能獨立開展肺移植並且可以到全國各地指導手術外,還有三名骨幹大夫能作為責任人全面負責手術開展,人才梯隊建設已初見成效。

技術之外,他更注重每位醫生人文素質的培養。他說,醫療過程是一個密切協作的過程,除醫護之間的合作外,更重要的是需要病人的密切配合,如對某些重要的手術、特殊的檢查、某個診療方案的確定等,都要及時、有效地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詳細說明情況,以同理之心取得病人的認可和配合。

每年暑假,不論工作多忙,科裡一定會協調好、安排好,爭取讓每個醫生有調休的時間陪家人、孩子去度個假。平時,除了緊急的搶救,特別反對醫生超負荷疲勞工作,一直強調只有精力充沛的醫生,才能更好地服務患者。鄭明峰說,作為管理者首先要注重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家庭和睦,親人都照顧不好的醫生不是個好醫生。

每年都主動退還患者紅包

在近30年的醫療工作中,鄭明峰看過的患者不計其數,因為看病而結交的朋友也不在少數。用他的話說,要成為一名讓老百姓可以依賴的醫生。雖然每週的專家門診為了保證質量都會限號,但是每天依然有很多慕名而來的患者找到病房堵在他的辦公室門口等他。十年前,馬山的一名肺癌女性患者手術後,一直沒有忘記他,每年都會來看望他,表達感激之情。諸如此類的故事很多。對於這種純樸的感情,鄭明峰欣然接受,覺得這是對醫生最大的肯定!還有很多患者在出院後會悄悄地給他塞紅包,但對於紅包他是從不收受。他說,自己是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是職責,如果收下紅包就違背了作為一名醫生的初心,所以他會收下病人的心意,而錢他絕不能收。

“與自己成為一名醫術超群的醫生相比,我現在更願意接受的角色是一支精英團隊的培養者、管理者,為年輕醫生保駕護航,帶領團隊更好的前進,讓他們的戰鬥力更強。這就是我,一名胸外科醫生的真切想法。”鄭明峰笑著說。

揚子晚報記者 季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