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FRAMES:不要谈真无线,因为耳机消失了

BOSE FRAMES

要说对于耳机/音箱的探索,就不得不说起BOSE:前有BOSE SoundWear Companion 穿戴式音响,后有 BOSE Sleepbuds,都是异于常规的播放设备。这回BOSE还是不走常规路,推出了耳机都消失了的真·无线——BOSE FRAMES。

BOSE把耳机做进了墨镜里,所以可能有人更愿意称之为“智能墨镜”。

“智能”的玄机在镜腿

从BOSE FRAMES正面来看,就是一副简简单单的墨镜:磨砂材质的板框设计,与镜腿的连接处采用了镀金的金属设计。一旦把目光转向墨镜的侧面,你会发现其巨大的镜腿。镜腿上共有六个开孔,这其中集成了这幅耳机的发声单元、麦克风等一系列电子元器件。

发声单元集成在了镜腿上

即便是如此,整个智能墨镜的重量不到45g,与市面上大多数的普通墨镜相持平。即便是佩戴一整天,也不会感觉到劳累。然而,轻便的自重也意味着这款产品不可能配备太大的电池,BOSE FRAMES的续航时间只有3.5小时。

用于充电的金属触点

不像是此前笔者评测过的华为XGM联名款Eyewear,它并不支持无线充电。镜腿上,有裸露的金属触点,配合附赠的充电线才能充电。充电触点的下方,有一颗物理按键。这颗按键负责完成所有的交互:短按即可开机,双击/三击切换下一曲/上一曲,长按唤醒语音助手(支持Siri/Alexa等)。

交互用的金属触点

这颗金属按键并没有集成关机功能——用户需要倒置墨镜,一段时间之后,墨镜会自动关机。从使用习惯上面而言,笔者并不认为这是个好的设计。

毕竟都已经有一颗物理按键了,为什么不把关机功能集成上去呢?

未必“智能”,但可以是好“BGM播放器”

首先,要明确一点,它虽然是一副墨镜形态的智能耳机,但体积和重量的限制就决定了其发声单元不可能太大,因此我们并不能苛求它的音质有多好。考虑到发声单元都是裸露在镜腿上,而非置入耳道内,播放音乐的私密性才是考量这一形态设备的关键指标。

BOSE FRAMES发声单元

BOSE FRAMES延续了BOSE一贯的调音,三频平衡,没有任何倾向。公共场合里,如果不是刻意地去听,几乎听不到BOSE FRAMES中播放的音乐,佩戴者却能听清。这种感觉非常的奇妙,就好像生活自带BGM一样。你既可以享受音乐,又能听清周围的环境音,或者与身边人交谈。

BOSE FRAMES佩戴效果

这使得它十分适合驾车或者是户外运动,比如说滑雪,高尔夫等等。

或许是考虑到了这一点,BOSE将它包括在了自家的BOSE AR平台内。起初,笔者以为这个AR是类似于Google Glass类的产品,但BOSE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

BOSE AR目前支持的应用

BOSE FRAMES并不是以视觉的方式,来“增强现实”,而是通过听觉的方式。BOSE将音频内容,而不是图像内容“放在了”现场世界中。通过应用商店下载支持BOSE AR平台的应用,再佩戴上BOSE FRAMES,当走到景点参观时会发挥引导声音和相关记载讲解,收听有关当地历史事件,站在名人雕像前可听到著名历史时刻的相关演说内容。

不过,BOSE AR内容似乎还没进入大陆市场,因此现在我们并不能享受到BOSE AR带来的听觉上的“增强现实”。所以,到目前为止,BOSE FRAMES可能还只能是个墨镜形态的音乐播放设备,和笔者心中的“智能”概念还有一定的距离。

无论如何,以音频的方式做AR,BOSE这一点确实很巧妙,BOSE FRAMES也是音频播放设备形态的一次大胆的尝试。不过,这款产品目前只适合爱尝鲜的用户,覆盖面并不像此前BOSE推出的700系列降噪耳机那么广。(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唐植潇)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