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惡人的《惡人傳》,誰更惡?

今年的韓國電影可算大放異彩,《寄生蟲》讓韓國首次獲得金棕櫚大獎,受到許多影迷的讚許。

同時今年的戛納還有一部韓國電影的蹤跡——午夜展映單元的《惡人傳》。

聽名字就很"惡",而影片確實是全員惡人。

小警察鄭泰碩雖說是一名警探,可是形象似乎並不是那麼高大上,脾氣暴躁又不得上司重視,可是為名除害的心卻永不停止。

而張東洙作為黑幫老大,洗錢打人殺人自然不在話下。

同時還有一個連環殺人犯無差別殺人,利用汽車追尾事件隨機殺人。

簡直一個比一個惡。

由於證據不足,警察局無法將多起殺人事件併案調查。鄭泰碩認定是連環殺人案卻不得上司重視,只好私下調查,追擊連環殺人犯企圖抓捕歸案,卻勢單力薄。

這時張東洙卻遇上了連環殺人犯。

當嫌疑犯"不小心"追尾到張東洙的車,黑幫老大難得想要放他一馬,沒想到他不由分說捅了張東洙幾刀,還好皮糙肉厚得以倖存。

黑幫老大卻被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捅進醫院,連黑道對手都來醫院嘲諷。這讓黑幫老大的面子往哪擱?

於是張東洙勢要抓到兇手碎屍萬段。

可是隻見到犯人的臉,沒有其他的線索,就算有再多的人也沒用。

一個熱血警察有線索卻沒人,一個黑幫老大有人卻沒線索,都想要抓到同一個人。

你有我想要的,都有同一目標,所以我們就合作吧!

可是兩人表面合作,私下小動作卻不斷,互相不信任,各自防備。

一次共同廝殺,讓兩人相互信任了許多。

分享線索和人力物力,很快鎖定犯人的位置。

但兩人的較量又開始了。誰先抓到犯人就歸誰,這是事先約好,塑料兄弟情再次破裂。

最後鄭泰碩不惜撞倒張東洙將犯人抓捕歸案。

可是苦於證據不足,張東洙作為唯一倖存者是定罪的關鍵。兩人又開始聯手將罪犯繩之以法。

"所以是壞傢伙要抓更壞的傢伙嗎?"

"不對,是兩個壞傢伙抓一個更壞的傢伙!"

鄭泰碩作為警察,雖然有正義感,可是辦案手段卻不正道,為了破案不惜和黑幫聯繫合作。到了最後因為犯人的拒不承認,甚至犯了殺心。

而張東洙是黑幫老大,連警察都有所忌憚,可是他也會在雨天借女學生雨傘。

善不全善,惡不全惡,這就是人。

同時作為黑幫電影,最少不了的打鬥血腥的場面。

馬東錫長期塑造的"惡人"兇狠角色,很容易把人帶入其中,其飾演的黑幫老大打起人來也絕不手軟,簡直一拳一隻小蝦米。

金武烈飾演的小警探下手也毫不手軟,兩人組成的"惡人cp"甚是般配。

只不過結尾人設多少有點崩。

原本還在"逃命"的黑幫老大,經過小警探的一番勸說,竟然毫不猶豫選擇自首。

如果影片想說惡人也有善的一面,但僅靠送傘給女學生這一個鏡頭,人物性格表現就顯得有些不足。

不過就整體而言,夠狠夠暴力,看起來還是很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