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底蘊深、實力強、發展好的頂尖名校

在學術的江湖,萬千學子隻身闖蕩

只為尋找可"安身立命"的一隅

這樣的時刻,你會邂逅這樣一位高手

她行遍江湖,德高望重

百餘歲高齡卻依舊神采奕奕

她會將自己的江湖講給你聽......

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

育人興邦眾願同

2019年的北京師範大學

薪火相傳志恢弘

117年的風雨浮沉

117載的木鐸金聲

北京師範大學從厚重的歷史中走來

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姿態

譜寫了教化世人的世紀長歌

百年師大,與國同行

與同儕共濟,守己身之道

與國家共存,盼夜盡天明

在中國近代反擊的炮火中

北師大扮演著推動歷史車輪的一個"軸承"

發出為國振臂高呼的聲音

與共和國一同成長

見微知著

百餘年的崢嶸歲月

映照出中國近代歷史的縮影

時光回溯到1902年

那時,國運衰微、風雨飄搖

79名世紀嬌子

注目著高懸的"京師大學堂"匾額

中國現代高等師範教育

在這裡悄然開啟

1919年,巴黎和會外交失敗

"弱國無外交"的屈辱局面

讓愛國者掀起了一陣"五四風雷"

據說,當時的運動

師大學子是第一個跑到天安門廣場的

1923年,"北京師範大學"之名誕生

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師範大學

身世浮沉、山河動盪

師大人依舊挺身而出、勇立潮頭

"沉默中爆發"的北師大女學生

在1926年的"三一八慘案"中

生命定格在花季的22歲

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

是她的真實寫照

她倒在愛國運動的血泊中

卻立在中國人的史冊上

1935年,日寇進逼,華北危急

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刻

"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中

師大愛國學子走上街頭

高舉"北平師範大學愛國請願團"橫標

為救亡圖存而奔走呼號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

師生被迫西遷流亡

在西北聯合大學的陣列中

安身立命、臥薪嚐膽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

她找回"北京師範大學"原名

從此

這個名字成為育人的責任

更是歷史的擔當

新中國成立前後(1931、1952)

北平女子師範大學、輔仁大學

先後併入北京師範大學

新世紀初

珠海校區正式啟用

開啟一校兩地的辦學格局

北師大人的故事繼續書寫

名師薈聚,情寄木鐸

曾經,李大釗、魯迅、梁啟超等

一大批名師先賢在這裡弘文勵教

如今,先賢高志後世承

一個個大國師者在這裡嘔心瀝血

王梓坤院士,曾任北師大校長

我國概率論研究的先驅和帶頭人之一

也是三十多年前排除萬難

促成教師節誕生的第一人

北師大的"老校長",百年樹人亦英雄

潛心學術的"掃地僧"

一雙布鞋踏遍遙感界的江湖

成為國內遙感領域的泰斗級人物

他就是"布鞋院士"李小文

"山花今爛漫,何須繪麟閣"的黃祖洽

黃老一生"兩輝煌"——

一為中國核物理、原子能奠基

二是手執教鞭數十載

心繫教育,情寄木鐸

民國的文人雅士、知名學者

是北師大執掌教鞭的奠基先人

名利兩清風的學術名師

8位兩院院士、38名長江學者

承前人之志,揚北師之名

百家講壇上的北師大"網紅"教授

于丹、李山、康震

是在傳統文化中"指點江山"的犀利仁師

......

鳳凰擇木而棲,賢才擇主而恃

北師大仿若茂密蓬勃的森林

廣納名師、招賢納士

北師木鐸的"風骨"

成為了響徹百年的不絕之聲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成為北師大人進德立業的座右銘

也同樣是世人修身立德的箴言

治學修身,兼濟天下

為國為民的擔當和浩然正氣

是北師大帶給我們的啟示與激勵

闡揚光大,包羅萬象

百年學府的使命與榮光

讓北師大締造了蔚為大觀的學術氣象

"七五"、"八五"期間首批重點大學

985、211工程是學校實力的又一力證

2017年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名單

11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

數量並列全國第8

在眾高校都矚目的世界大學排名中

北師大的表現從不讓人失望

QS(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

北師大居世界第277位,中國內地高校第10

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學排行榜

北師大排在中國內地高校第9名,世界排名301-350區間

在2019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

北師大位列全球201-300之內

精益求精是北師大不斷的追求

全面發展的學科實力

可能都滿足不了

她在學術上的力求"完美"

學科綜合實力早已坐穩國內高校第一方陣

2017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顯示

北師大共有15個一級學科評為A類

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

中國史、戲劇與影視學、地理學

6個一級學科獲評A+

獲A+數量居全國高校第6位

在軟科發佈的2019年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

北師大教育學、心理學、生態學皆是全國第1

遙感技術、地理學都排名全國第2

世界排名分別為第4、45

醫學技術全國第3

環境科學與工程、大氣科學全國第5

世界排名為第36、45

另還有基礎醫學和地球科學全國第7

經濟學排在全國第9

……

大學之道,"學"為要

北師大對學生的寵愛

讓人"臉紅心又跳"

六大模塊的通識課程

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素質培養會"偏科"

"三維度一體化"卓越教師培養模式

讓你的個性化發展系統

時刻在線支持

全員新生導師制

一對五"跟蹤"培養

為學生量身打造發展規劃

實現完美"私人訂製"

選擇的專業不如意

學習的知識不滿足

通通不用著急

寬鬆的轉專業制度

為學生提供大一大二兩次"重啟"

修讀跨學科的興趣專業

助你get雙學位

自由選修學分

實行小班教學

都是為了師大的每個學子

個性、多元發展

啟迪探索、創新

曾經,師大人克服惡劣環境

與死神擦肩而過

助力雪龍號飛越北極冰川

十餘年傾心打造電影

記錄00後新一代成長故事

與實力團隊共同研製

中國首顆極地觀測遙感小衛星"京師一號"

搭載長征四號乙火箭順利升空

......

各個領域的輝煌與成就

都留下來師大人堅定的腳印

在育人立本之初

北師大敦品勵學,弘民智興國運

在享譽天下之際

她又似展翅鯤鵬,納天地舉棟樑

風雅景緻,面面俱全

北師大在時代的潮流中開疆拓土

從育才的沃土中滋長廣袤根系

校園天地是小小的一方

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既容得下學術實力之雅

也納得住風景人文之致

據文獻記載,"鐸"起於夏商

以金屬為框的響器

以木為舌者便是木鐸

孔子以其自況: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

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它便象徵著文教振興

《四庫全書》中"木鐸金聲"

與"杏壇春色"同義

校徽上的圖案、京師廣場上的木鐸

時刻警示砥礪著每個師大人

樂育路上夏日的蟬鳴

煢煢孑立的校園老樓

溫柔愜意的教九樓

夜晚星辰閃爍的京師廣場

和穿越時光的輔仁校區

到處是印刻著

北師大歷史的獨特氣息

有端莊厚重和活力求新

糅合成獨具時代特色的師大之姿

承載著木鐸金聲、北師風骨的

是教化之師,還有古今之文

480萬餘冊紙本文獻

40萬餘冊古籍線裝書

這讓求知若渴的人"眼紅"的圖書館中

存放著古今中外的數百萬圖本

最"年長"的是來自唐中期的

敦煌寫本《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

翰墨書香滋養著每一位北師大人的求學年華

學校西南的中國電影資料館

也是影迷的"電影聖地"

不遠處的景點"小西天"

沒有黃眉老祖和鬧騰的孫悟空

只有前書"小西天"、後寫"太平盛世"的牌樓

低聲訴說著古老故事

西城校區的原輔仁大學校址

綠瓦磚牆,紅木門窗

曾經程蝶衣走過這裡長長的走廊

在雨夜去探望段小樓

在北師大

每一處建築都是風景

每一處景緻都代表北師

"小而全"的校園裡

裝的是師大人心中的天地乾坤

人文薈萃,包容博大

諧音"北京吃飯大學"的北師大

也沒有浪費掉這個學生給的稱呼

在北師學生的心裡

校長和食堂的小碗菜一樣重要

他們會為校長獻歌《董校長》

也會為小碗菜寫三行情書

食堂據說比男生宿舍還多

歷史最悠久的學五食堂

豆沙奶黃蝦仁包?

想吃哪個隨你挑

"吞併"了"學一"到"學四"的新樂群食堂

四樓的涼麵讓人念念不忘

離教學區最近的學六食堂

快餐、日料、新潮美味

約會、聚餐,任意搭配

還有常常人滿為患的教工食堂

水餃和粥是學生們和老師搶飯的原因

這有賣了43年的"魁武包子"

西北風味、江南風情的餐廳

甚至有形成包圍的小吃街

食堂的師傅們不止會做菜

還會連續十幾年舉辦美食文化節

開通四年VIP會員

免費贈送"以胖為美"的超值體驗

和北師的故事就是一部"羅曼蒂克發胖史"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吃不到

每個學子都能在這裡就著各地方言

滿足地吃下幾兩米飯

也難怪校園廣播站"親自認證":

這裡是北京吃飯大學......

走在北師大的校園

愛擼貓的人會有"福利"

北師的貓咪躲在各種意想不到的角落

它們不止有天生的傲嬌

還有被學術氛圍薰陶出的內涵

啟功先生蒼勁有力的筆墨

潑灑在校園裡"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碑上

勉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師大喵"

經常面碑思考喵生意義

很多人知道,北京烏鴉很多

而北師大更是被它們"偏愛"

以至於每個師大人

都擁有一隻自己的"守護烏鴉"

走在校園裡的"天使路"上

要隨時準備被從天而降的"天使"砸中

學生們都說:

沒有被砸過就不算上過北師大

於是京師鴉變成了師大的吉祥物

北師大的學子有著"學為人師"的端莊

卻也不乏鬼馬伶俐的俏皮

除了"吃飯大學"

學生因校園女生多於男生

就自嘲"積水潭女子師專"

魯迅在北師大執教,也在這裡脫單

師大走出了他的妻子許廣平

"人生贏家"魯迅就這樣在北師大

收穫了桃李英才和愛情

不知道女生眾多的北師大

以後會不會又多個"北京脫單大學"的稱號

因北京師範大學英文名中有Normal一詞

師大學子們便愛稱母校為"北京正常大學"

學校和學生有多愛自黑

"北京正常大學"就有多"正常"

才華橫溢的北師人

活潑可愛的萬物生靈

所有的一切在北師和諧共生

折射出這裡的薈萃人文

英才輩出,桃李華章

頌北師之詩,歌桃李華章

學術文體齊發展

英才輩出聞天下

華夏風起雲湧之時

中國騰飛翱翔之際

都不乏北師大人的見證

愛國運動北師大人從不缺席

文藝青年更是能在這裡"尋訪名師"

中國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

著名編劇嚴歌苓、知名作家餘華

"文學中的白衣天使"畢淑敏

茅盾文學獎得主劉震雲

《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原著蘇童

他們都是北師大走出的文藝青年

更有女排肱骨之臣"鐵榔頭"郎平

世界冠軍朱婷、陳一冰、何可欣

"瘋狂"的導演甯浩

實力演員潘粵明

前谷歌全球副總裁劉允

這些人都是師大開出的桃李之花

2019年10月1日

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北師大人"成群結隊"出現在國慶盛典:

"立德樹人"遊行方陣的師生代表

康震教授作為代表登上方陣花車

群眾遊行總導演肖向榮院長

廣場表演團隊中北師大合唱團

群眾聯歡中參與"放飛夢想"區塊表演

數百名師生參與志願服務

多名在天安門廣場觀禮的教師代表

以及天安門廣場上飄揚的校旗

無論身處何種時代

北師大總能準確地尋找到

那個與祖國相同的步調

用北師大人自己的方式

與華夏同行,與祖國共進

從京師大學堂揚帆啟程

穿過百餘年瀚海風浪

包容、多元、開放、創新

北師大在追尋更深沉持久的力量

她繼承了先賢名儒廣散文明的教化之舌

也以溫柔懷抱包納一切的精華之流

"入學初識門庭,畢業非同學成

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卻在生平。"

啟功先生的畢業留言

正是北師大身體力行之事: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117載春秋

北師大自飄搖中走來

受益惟謙是她

有容乃大也是她

仰前人之志,擁後世之才

山高知海闊,海大容百川

世事攘攘,範人立身

北師大將繼續書寫精彩華章

注:本文信息、圖片主要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官網、官微

關注“高校與科研”獲取更多關於大學的新鮮資訊和原創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