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迷你园林,残粒园

“残粒园”位于在苏州市内装驾桥巷,东路花厅之东,是一处建于清末的古典园林建筑,仅有140平米,是中国现存最小的却十分完整的苏式古典园林。

残粒园原称东园,后吴待秋取唐杜甫句“香稻啄残鹦鹉粒”意,命名“残粒园”。原为清末光绪年间扬州盐商姚氏的宅第,民国16年后,后为画家吴待秋(别号栝苍亭长)所有,现为其子、吴门画派研究会会长吴木宅园。

入园门迎面为湖石叠成的屏障。绕过湖石,中央有一水池,沿池参差叠石,园墙下砌有花台,种有桂、蔷蔽等花木,墙壁上爬满藤萝。园西依墙垒石山,西北角最高,上有木构小亭,名括苍亭,是园内唯一的建筑。亭内设有坐榻、壁柜、博古架和鹅颈椅。坐榻之下,有通往山下石洞的磴道。

其西是园主住宅,住宅与这个袖珍园林之间有一个月亮门,门循匾额为“锦窠”。住宅分三路,门厅、轿厅、大厅、后楼及花厅都较完整,宅北部一花园早废。宅院面积3300平方米,其中花园面积仅140多平方米,但能利用空间将半厅、假山、水池、花木组成曲折高下有层次的景面。规模虽小,但筑有假山、石洞和一泓池水,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残粒园虽小,但平面紧凑,山石、水池、小亭等景物比例得当,相互映衬,赏心悦目,可谓曲尽匠心,充分展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