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患者的復發經歷告訴你,冠心病、心梗康復要避開這些坑

冠心病、心梗患者最怕的就是“復發”,吃那麼多藥、調整飲食、改善生活習慣都是為了不再發生心梗,避免再次支架。然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幾位用戶再次心梗、再次支架的經歷,他們到底哪個步驟出了問題引起了疾病復發?希望大家能從中找到“防復發”的秘訣。

49歲,孫先生,心梗1年半後復發

孫先生47歲的時候第一次因心梗植入了2枚支架,支架手術很成功,術後也一直規範服藥,按照醫生要求康復,但是術後3個月之後感覺自己恢復得不錯了,又開始饞煙,於是按捺不住自己的煙癮,開始復吸。剛開始孫先生還控制自己的煙量,每天只吸3、5支,後來發現身體也沒什麼不適症狀,吸菸量也逐漸恢復到術前的量。終於,在術後1年半感覺胸悶氣短,檢查發現血管又堵了,再次植入支架2枚。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治癒出院時,雖然症狀消失,檢查也基本恢復正常,但並不等於冶愈。臨床統計資料證實,急性心梗複發率高達30%以上,復發期限以兩年內為最高,且相當多的患者多次復發。而研究發現,吸菸者在冠心病心肌梗死(心梗)後還不戒菸,再次引發冠心病心梗的幾率比戒菸者高出3倍。超過50%的年輕冠心病心梗患者,會在首次發病後繼續吸菸,而其中近50%的患者會再次發病;在戒菸患者當中,只有18%再次發生冠心病心梗。36歲前患上冠心病的患者,其中95%是吸菸者。[1]

68歲,紀先生,支架術後10個月復發

紀先生的復發時間處於支架術後雙抗治療的關鍵時期,他出院後服藥、運動、調整飲食、不吸菸、不喝酒,本以為做好了這些,只要身體沒出現不舒服,醫囑的複查這項就可以省省了,所以自從出院後紀先生就沒做過複查。直到支架術後10個月左右,他飯後突然感覺心絞痛來的特別“兇猛”,才被家人送到醫院,經檢查是發生了血栓堵塞血管,後來進行了溶栓治療紀先生才脫險。支架術後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雙聯抗血小板藥物不就是可以防範出現血栓的嗎?為何藥物卻“失效”了?

解析:

紀先生雙聯抗血小板治療沒有防住血栓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第一,紀先生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吃進去的阿司匹林無法產生預期效應,沒能有效抑制血栓素的生物合成。有研究顯示,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或伴有心血管病變的高危患者中, 25%~40% 出現治療失敗,即出現阿司匹林抵抗

[2]。第二,是由於紀先生支架術後只顧悶頭吃藥,不復查,沒有及時、有效的評估藥物治療效果,才導致了最後發生血栓的後果。

40歲,周先生,2年發生3次心梗

40歲的周先生在2年的時間內發生了3次心梗,而他的復發原因和前面兩位都不同,他在用藥、生活習慣調整等方面都很注意,複查各項指標也都正常,卻依然多次發生心梗。其原因就是冠心病“雙心治療”中的第二個“心”——心理。周先生自身是冠心病容易上身的A型性格,做事幹脆麻利、容易急躁,發生心梗後對於疾病和生活更是常常感到焦慮,整個人都都很消極,心理負擔極大。長久以來就在抑鬱情緒的催化之下,嚴重影響到康復,一次又一次的讓疾病復發。

解析:

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曾發佈了一份關於抑鬱和冠心病的立場文件(position paper),明確了抑鬱是心血管疾病(CVD)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會增加心血管事件和不良預後。冠心病患者的抑鬱發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

在冠心病患者中,抑鬱患病率為15%~30%,女性患病率約為男性的兩倍,對急性心肌梗死後的年輕女性影響更大。抑鬱程度越高,風險越大[3]。

通過今天說到的三個案例您有沒有發現,冠心病、心梗病後康復的5大處方:用藥、飲食、運動、心理、戒菸限酒真的是缺少哪一部分都不可,就更不用說有些患者既不好好吃藥又不定期複查,多項康復禁忌一起犯,這樣復發的幾率就會更高。

參考文獻:

[1]中華中醫藥學刊《吸菸會增加冠心病心梗復發幾率》

[2] 於霄霖,楊蘇民.阿司匹林抵抗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2019,14(02):301-303.

[3]Melvyn Rubenfire. ESC Position Paper on Depression and CHD. ACC. Feb 07,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