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古潼关600年四合院比故宫还早,精美绝伦,看看啥样


陕西省潼关古城有个水波巷,里边有个元末明初的四合院子,现在主院保存比较完整,近期的一个周六下雨天,摄影师一行人慕名来到此地参观,由北往南走进古巷约200米左右,巷道中横跨着一棵百年古槐树,这里就是传说中的600年古宅大院。


仰观门楼,木雕非常精美,红对联红灯笼点缀其上愈发显得豪华气派,雨天里透过一束蓝光让老宅更加的神秘莫测。
这位70岁的老人家姓沈,他现在就是这个老宅的主人,沈大爷说这个老宅在当地很有名气,具体多少年他也记不清,小时候听爷爷说这里老宅共有3个四合院子,大约是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有个叫张百叶的北京人,生意做到全国各地,这里的3个四合院子就是他来陕西建的临时落脚点。
自己的老爷爷那辈共有兄弟3人,从山东郓城逃难到了这里,后来发家后就买下了沈家的院子,一大家子人都生活在3个院子里,再后来爷爷那辈人受生活所迫,就卖了左右路两边的偏院。图为沈大爷现在住的主院。
这是沈大爷家四合院子的门楼,两侧的砖雕作品已经被毁掉了。
这是从古槐树的南侧观看主院和北边的偏院,偏院的门房和门楼看上去一点也不输主院,沈大爷说北偏院是在民国时期卖给了一户孟姓人家,现在里边还住着人,影友又问起卖院子的原因,他不愿意多说。
这位坐在偏院大门外的梁大姐,就是偏院的主人之一,她说听人说当年祖上是个开饼子铺卖肉夹馍的生意人,有人吃了几年的肉夹馍给不起钱,就用院子顶了帐。院子以前住着3兄弟家20多口人呢,现在都搬了出去,只留下自己和一位老奶奶住在里边。
图片上左侧的小门楼是正院南侧的另一个偏院,沈大爷说这里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卖给了一户周姓人家,现在里边还住着一位72岁的郭大妈。
图为南侧郭大妈生活的偏院。
从南侧观看3个院子,明显看到南偏院的临街东房已经不是原来的面貌了,我们也不知道啥原因,只有老旧的青砖见证了它的变迁。
图为正院门楼上的户对,精美绝伦,只有一张红红的“万事如意”横批似乎在讲述着代代相传的美好愿望。
看到张家大院的今天,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老话“创业容易守业难”,张百叶当年是何等的富有,但是后辈人竟没有能力保留下一座祖业,让人不免感慨叹息。
看着古老的水波巷里,古宅,古树,老人,茶壶,您品出其中的味道了吗?【想看到更多的请点击右上角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