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岳父拿幅画考他,才子当场写下首讨媳妇诗,仅28个字娶得佳人归

写首诗就能讨到老婆,这类才子佳人的故事不断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上演,听起来总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但别忘了艺术总是源于生活的,诗坛的才子佳人戏码远比舞台上要精彩得多。

当年穷小子司马相如在富商卓家的宴席上,挥笔写下了一首《凤求凰》,洋洋洒洒把自己写成了只多情的凤,把心上人儿写成天上的凰鸟,堪称绝唱。躲在帘子背后的才女卓文君一听,心花怒放,不多久二人便私奔了。一首诗“拐”到了个大才女媳妇,司马相如这件事办得漂亮!

同样事情办得漂亮的,还有本期要和大家介绍的这位明代文人高启。高启其人,是明初十大才子之一,明代有名的诗人和文学家。高启年少有才,18岁还未结婚,有一日去一位大官周仲建家探病。这周家早就听闻高启之才,便有意为考考他,便拿出一幅珍藏的《芦雁图》,让他作首诗。

高启早就听闻周家千金有才又貌美,于是便趁这个机会好好地表现了一把。他当场写下了首28字的妙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西风吹折荻花枝,好鸟飞来羽翮垂。

沙阔水寒鱼不见,满身风露立多时。

因为是首题画诗,所以自然要将画中之景娓娓道来。通过全诗我们可以想见画中有荻花枝,枝头上有只芦雁,枝头下是江水流淌,这是一幅秋景图。当时周仲建读完此诗,就觉得有些不对,对高启说:“我让你写诗,你竟向我讨起了媳妇”。仔细读读这首诗,或许确实不是准岳父想多了。

诗的一、二句写的是西风下,荻花枝空折断,鸟儿翩翩飞来,无奈地垂下了羽毛。唐人有一首七言经典,名叫《金缕衣》,诗中写道:“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后来也成了劝人珍惜良辰的佳作。但在高启此诗中,西风中的这枝荻花枝,却错失了最佳时机,只能在西风中凋零,惹得鸟儿也心生无奈。这两句一语双关,写得十分高明。

三、四两句再写水中的鱼儿,诗人将自己比作枝头的好鸟,水寒鱼藏,遍寻不到,鸟儿只能在秋枝上孤立,惹得满身白霜。诗的前两句是画中的实景,而这两句的鱼不见却是写虚。诗人化无情的鸟儿为多情的自己,再用“风露立多时”的景物烘托,将鸟儿和自己的一片痴心道尽。

全诗写得是哀怨而又灵动,不带一句抒情语,却句句关情。关于这首诗有人觉得,其实或许是这位准岳丈想多了,人家这首诗写得这么含蓄,明明写的就是诗中之景,无一句超出了画外。莫非是这位岳丈老儿看他有才,故意将此诗过度解读,理解成是“讨媳妇”之作,打算将他一军吗?

不过不管怎么说,高启在听完准岳父的话后,也是欣然同意了这门婚事,也算是成就一桩好婚姻了。这位准岳父有没有过度解读,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