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青山,请长按保存



这是一座曾被误读的城

过去人们想起它,脑海中只有厂房林立

而今来到这里,你会遇见

迢迢绿水,隐隐青山

青山,武汉13个行政区中最神奇的地方

它拥有武汉最宽阔的长江

全城唯一整齐如棋盘分布的街道网格

统一用数字编号命名的社区

密集的工业遗迹变成随处可见的公园与艺术

被年轻人追捧打卡

「 青山江滩二期露天健身场和园林造景。摄影@宁波 」

「 青山江滩沙滩排球场占地4.26万平米

能容纳1116名观众同时观赛

是第七届军运会主力赛场之一。摄影@宁波 」

「 友谊大道一处露天综合运动场。摄影@宁波 」

「 青山江滩二期儿童游乐场。摄影@宁波 」


过去两年,人们惊讶地发现

青山变成了武汉新晋颜值担当

是摄影师和城市探险家的新鲜宝藏

这次,我们决定带你认真走一趟

重新认识一个不寻常的青山




长江流经最繁华的汉口、武昌滨江

在武汉东北角遇上天兴洲,水流急剧减缓

沉淀出比龟蛇锁大江的天堑宽3.5倍的江面

这里是长江武汉段最宽阔的地方

江水青蓝,平静深沉如海洋

这里,就是青山







天生长江宽阔的青山

对大自然赐予的礼物特别珍惜

武汉最漂亮的江滩就在这里诞生了

7.5公里的青山江滩,从罗家港绵延到武丰闸

作为武汉最年轻的江滩,它才2岁

却刷新了武汉人与长江相伴的方式

在汉口武昌,人们隔江看高楼,渡江搏浪

在青山,才静下心来好好看江

芦苇水草鹅卵石沟渠,像巨大海绵

涨水内涝时吸饱蓄水,告别看海

「 2017年青山江滩从全球174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摘获国际C40 城市未来奖,是这一年中国唯一获奖项目。

摄影@宁波 」


防洪坡上修起神奇滑滑梯

杉树林间,木栈道和小屋若隐若现

武汉一年四季所有常见植物都能在这里找到

夏夜,蛙鸣虫啼响亮

植物学家说,这是武汉自然观察最佳去处之一


「 青山江滩,二七长江大桥下。摄影@宁波 」

「 青山江滩防汛护坡被改造为滑滑梯。摄影@宁波 」


没有杂乱高楼遮挡

青山江滩从诞生开始

就成了武汉最适合观赏夕阳晚霞的地方

橙红粉紫的天空,随手一拍就是大片


「 青山江滩二期,一座退役码头被保留作景观。

摄影@宁波 」


青山人热爱自然,似乎与生俱来

这里拥有11座公园

青山公园诞生于1959年,是公园老前辈

梅花、樱花、杜鹃、桂花四季绽放

也是武汉春季除了武大、东湖以外

春季赏樱的最佳去处之一

南干渠公园曾经是一条排污沟渠

经历20年“折腾”

编织成栾树金黄、桂花飘香的晚秋盛景

密如森林的大树下,老人们扎堆打牌聊天

孩子们疯跑追逐,时光缓慢流淌

青山在大自然赋予的土地上耕植森林

制造了长江边一个名副其实的青山


「 青山公园是青山区最早的公园,

是一代青山人的童年回忆。

摄影@宁波 」


「 南干渠曾是一条污水沟,1993年起改造为公园。

摄影@黄大头 」


「 青山和平公园是武汉四大花卉基地之一,

武汉街头栽种的许多花卉,都来自这里。

园内有一百多种植物,共1.5万多株。摄影@黄大头 」



从青山向长江眺望

一眼就能看到长江武汉段最大的沙洲:天兴洲

这座面积相当于2/3个澳门的神奇沙洲

以盛产西瓜、洪山菜薹闻名


在过去30年里,它沿长江向下游漂移2公里

从洪山区,漂到了青山江边

从空中俯瞰,它就是一眼认出青山的醒目坐标

「 天兴洲与青山遥望。摄影@宁波 」


青山的交通构架中

于是有了武汉任何区都不曾拥有的组成部分:

下桥,上岛

「 天兴洲长江大桥与高铁轨道,

在戴家湖公园上空分成四股岔道。摄影@宁波 」


「天兴洲长江大桥上,一辆汽车载着冲浪板,

去往岛上。摄影@宁波 」

沿长江分布的青山区,交通地理结构复杂

它是武汉与全国连接的东北大门

武汉人经过青山,去武汉站坐高铁动车

武鄂高速从这里出发连接沪渝


「 武汉火车站是中国第一座高铁站,经过青山,

武汉人能抵达全国各地。摄影@宁波 」


二七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

青山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

又让青山和汉口、三环线、新洲紧密相连

于是,你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人在街头走,火车和公交并排在头顶呼啸

汽车飞驰,从天兴洲大桥急转盘旋

带着野餐帐篷在沙洲降落


「 临江港湾小区,天兴洲长江大桥与动车在头顶经过。

摄影@宁波 」

「 天兴洲长江大桥青山段,三环线和高铁轨道并行,

脚下是青山江滩。摄影@宁波 」


城市魔幻多维,空间复杂交织

青山从来不是一座孤岛

它四通八达,仿佛来自未来

「 从二七长江大桥眺望青山交通网络。摄影@宁波 」



交通阡陌纵横,人间包罗万象

青山的老居民,来自五湖四海

像一座移民城市,人们以情感相依

创造出不同于传统老城区的独特风貌

爸妈长辈记忆中,青山是热火朝天的红钢城

清早上班自行车密集汹涌,高炉映红东湖天空

钢铁冶炼的辉煌战绩,曾撑起中国工业的脊梁

「 钢都花园一处社区运动场。摄影@宁波 」



从空中俯瞰,排成「囍」字的红房子犹在

勾连起上世纪80年代武汉街头巷尾的传说

最早家家户户用上空调、彩电,喝着咸汽水

青山是老武汉人心中“别人家的孩子”

「 红房子是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武钢职工宿舍,

按数字序号命名,青山至今还保留着按数字命名的地名。

摄影@宁波 」


工业与生活密不可分,让青山空间肌理混搭

欧洲教堂般的穹顶、盘旋的露台楼梯

硬核的船锚齿轮雕塑,在社区里随处可见

你永远不知道在青山

下一秒会遇到怎样的奇观

「 你会突然看到一辆彩色火车。摄影@宁波 」



「 钢都花园一栋居民楼顶。

在这里,下楼梯是带节奏的。摄影@宁波 」

「 钢花社区一栋居民楼下的雕塑。摄影@新亮 」

「 友谊大道。偶遇一栋穿越时光的旧楼。摄影@新亮 」


上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来到青山

其中大多数来自东北

在青山扎根,从此留下

他们拖家带口坐数十个小时绿皮火车南下

至今,青山还有许多东北和武汉杂糅的痕迹


“青山普通话”在“汉普”中夹杂东北方言重音

自成一派,开口即知来自青山

逢年过节吃饺子要包硬币,吃到会交好运

辽宁街、吉林街地名勾起乡愁

「 友谊大道与园林路交汇处,

绿化带围绕道路四角。摄影@宁波 」

「 和平大道绿荫夹道。摄影@ 吴泽 」

曾经的青山工人村,密集居住着接近4万工人

低矮棚户老房,厕所共用,屋顶漏水

经历10年华中最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

老居民们搬回到熟悉的老房原址

住进了漂亮高楼小区,继续做邻居

坐电梯,逛花园,青山不再是老样子


「崭新的高楼社区,万家灯火。摄影@ 宁波」


居民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山

拥有武汉最亲密和睦的邻里情

家长里短的生活热情,让青山美食遍地

青山炸肉和汉口滚油炸炸不同

满满包裹的酥皮,点缀清香辣油

是青山人独具一格的口味

老滋味的鹿鸣春牛肉面,值得赶去青山过早

走在青山,扑面而来的亲切安宁

在脚步匆忙的武汉,显得格外珍贵

「 青山黄州街宵夜。摄影@黄大头 」



告别工业时代的青山,留下了一身人情味

也留下了武汉最密集的工业遗址

青山人赋予它们新鲜生命

于是,创造了让城市探险家痴迷的宝藏


「 青山江滩的污水处理设施,也被建造成高颜值景观。

摄影@陈丹妮 」

「 戴家湖曾因盛产鱼虾菱角而闻名。

上世纪50年代后变成炼钢煤灰填埋场,堆成十多米高煤灰山。

上世纪80年代因煤灰被用作制砖原料,又被挖掘。

2013年开始改造,变成公园。

摄影@陈丹妮 」


曾经盘踞青山热电厂、武汉水泥厂的戴家湖

水泥管成了哆啦A梦探险的后花园


「 戴家湖公园。摄影@陈丹妮 」


「 俯瞰戴家湖公园。高架围绕湖泊,

构成水滴形的”青山之眼“。摄影@宁波 」


武九铁路上不再鸣笛的绿皮火车

载着往事和怀旧文青的写真侧颜,准备出发


「 戴家湖公园。武九铁路拆除后,

绿皮火车留在公园里,供游客摄影。摄影@宁波 」


江滩还能找到昔日红砖厂房

夕阳映照,墙砖斑驳

青山把废弃的工业码头原貌保留在江滩

武汉从没有任何地方像青山这样

天生拥有硬核工业矿藏

昨天的遗迹,已是今天的乐园

又带着未来的憧憬


「 青山江滩内一栋老红房子。摄影@陈丹妮 」



青山告别工业时代,萌发新芽

商圈和步行街四处诞生

街角公园透露新鲜艺术气息

「 印力中心与锐创中心。摄影@宁波 」


「 红坊里商业体。摄影@宁波 」


「 武商众圆广场。摄影@宁波 」

「 和平公园游乐场。摄影@宁波 」

青山不再像一本正经的老人絮叨往事

高楼小区鳞次栉比

从二七长江大桥沿长江生长


「 武商众圆广场。摄影@宁波 」

军运会倒计时3天,沙滩排球主赛场就在这里

足够千人观看的赛场,有活泼的热带风情

篮球场跳跃转身过人,上演年轻活力的较量

夜幕下,绿茵场肌肉小伙你追我赶


「 位于青山江滩的第七届世界军运会沙滩排球馆。

摄影@宁波 」


「 青山江滩露天公共足球场。摄影@宁波 」

宵夜热闹的恩施街,人潮涌动的红坊里

万家灯火的夜色

映照长江边这片叫青山的土地

青山曾是一个时代幸运的宠儿

造物的赋予,历史的遗存

都带给城市源源不竭的活力与灵感

161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65万居民安居于此

快意生活,不负青山

「 青山江滩。摄影@宁波 」

/

摄影 = HANS汉声



HANS话题

最近,你发现了青山哪些新变化?

如今的青山带给你哪些惊喜?

今天文末留言区,一起来聊聊这片神奇土地。

青山江滩。

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作者 / 黄大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