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只能在舞台上?朝鲜看台上有一群人,风头不输舞台演员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传统舞台艺术文化熏陶下,我们似乎也形成了一个固定认知:在舞台上的才是正式演员,下了苦功夫,看台上都是欣赏的观众。这话看似没毛病,在朝鲜可就不适用了。图为2013年平壤五一体育馆的大型表演现场。


五一体育馆是朝鲜无人不知的大型体育活动场所,一共可以容纳十五万人,堪称世界上目前为止最大的体育场馆。在这里,朝鲜经常会举办一些大型团体操表演,比如大众喜闻乐见的阿里郎表演等。舞台上的演员固然精彩抢眼,看台上有一群人也没闲着。他们做了什么呢?那就是拼成了照片中的人物画面。
细心观察之下你会发现,这些画面说不上一个完整亲密无间的整体,全部由一个个小方格有序排列组成。作为舞台表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画面经常随着节目演出的进行而快速变换,让人眼花缭乱。而完成这一环节的,就是看台上的成千上万名人员。

图为画面转换间隙,准备变换拼图的演出工作人员。整个看台上密密麻麻坐满了人,每个人手持一张画板,大小有上半身那么大。虽然坐在看台上,他们却不是欣赏节目的观众,而是演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幅画面,都是由成千上万个人拼接而成。
继第三张跆拳道图片之后,他们又拼出了第二个跆拳道人物形象。五官衣服,动作画面栩栩如生,宛如电脑做出来的一般。完成这些画面,需要多少人力呢?简单一些的,两三千人;复杂一些的就需要上万人了。
从一幅画面到另外一幅画面,需要每个人员快速翻动彩色卡片。面对着观众,营造出来的场面甚是壮观。看多了美轮美奂,五光十色的当代舞台演出,不少人印象中这些舞台背景都是由高技术含量的灯光完成的。现在离开技术,依靠人工,着实有些不可思议,让人叹为观止。

图为2013年,平壤五一体育场内的表演现场。舞台上是表演阿里郎的演员,看台上则是负责画面转换的人员。当下拼接呈现出的是一幅丰收景象,卡片展现出的鸡蛋栩栩如生。看了这些画面,是不是忍不住要竖大拇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