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有个隐世千年的桃花源,生活着吐蕃和古羌人的后代,令人惊奇


对于都市里有人而言,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令人向往,即便是以此为名的旅游景区也会很有吸引力,所以国内打着世外桃源的景区还有不少,但要说小众的、鲜为人知的,渝帆首推位于青藏高原上的东旭村。


东旭村位于门源县东部仙米国家森林公园内,它隐藏于群山之间,这里虽然并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但很多方面却非常相似,比如村子与外界相通需要经过一个隧道,正如陶翁笔下“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东旭村除了环境好以外,这里的村民也比较特殊,它是英雄的后代,属于藏族的一支,叫做华热藏族,据资料显示,华热藏族是吐蕃管辖的华热军旅的后裔,华热,意指英雄的军旅,后演变为部落名称。

在唐代,他们由青海果洛的阿尼玛卿雪山脚下东征而来,从此留居在门源等地。藏族史料中有这样的描述:西面的峰如明月,秀丽壮观;南面的峰如群龙飞舞,蜿蜒起伏;北面的峰如天宫白玉,璀璨夺目;东面的峰如水晶玻璃,与蓝天赛碧;中间的峰如帝释天,镇立世间。
古往今来,华热藏族身处群山幽闭的林区,历经宋、元、明、清,千百年来,在与当地羌、吐谷浑、鲜卑、汉人的交往融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风。虽属藏族,却有自己的文化,有他们独特的服饰,有他们独特的民俗。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华热藏族创造了被誉为“三绝”的“华热藏族服饰”、“华热民歌”、和“华热婚礼十三说”这三项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华热歌舞更是被人们称为“凝固的格萨尔史诗”和“珍贵的原生态文化遗产”。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华热的服饰,传统的华热民族仍然保留着游牧民族长、宽、大的特点。肥腰、长袖、大襟的服饰,配上多样、华丽、昂贵的饰物,是华热服饰的主要特征,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审美观。
高级的华热藏袍由锦缎挂面的白羊羔皮做成,藏语称为“擦日”。这种藏袍以纯黑、紫青、墨绿、碧蓝、咖啡等色为上乘,使用金、银、铜等金属钮扣。袖子往往长出手指一市尺左右,长出部分平时卷起,在跳舞时放下。一件套有团花锻面,袖口及四边装饰有五彩氆氇和水獭皮的“擦日”,价值在三五千元以上,一身背饰价值在五六千元左右,加上脖子、头上、手上的各种饰物,总价值超过了万元甚至几万元,因此,藏家有“家产就在女人身上”之说
我们在仙米旅行的时候,正好赶上东川镇的一场文艺汇演,演员们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服饰与婚礼盛况,根据当地朋友介绍,以前,华热藏区普遍流行买卖婚、抢婚、天戴头婚、招赘婚、转房婚等,虽种类繁多,但大多为一夫一妻制。现在普遍为自由婚姻,在婚庆礼仪上,仍沿用保留了一整套传统习俗,从提亲到婚宴结束,要经过提亲、定亲、戴头、送亲、途中迎亲、婚礼及送别等多个程序。

朋友告诉我们,华热藏族的婚礼大多会选择在春节举行,进入腊月后,出嫁的女儿一般就不干家务活了,一方面是为了让女儿多做些刺绣针线活,第二则是要保养身体和皮肤。这段时间,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也要先后邀请姑娘去自家作客,并盛情款待,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姑娘家要付出一定的财力、人力来设宴接待客人。
按照华热藏族的风俗,姑娘在出嫁的头一天,家里的亲人及长辈要为新娘举行“戴头”仪式,仪式由几位女性长辈将新娘的长发编成排列有序的108条小辫,仪式结束后,用红头巾包脸的新娘在伴娘和亲友们的簇拥下,绕庭院行三周,表示对家乡与父母亲人的依恋之情。
朋友说,举行婚礼的地方称“交哇”,一般设在较宽敞的房间或帐篷。上方正中桌上供着"喜玛尔",墙上横挂一条哈达,左右设两排座位。进大门后,只唱歌不说话。进入举行婚礼的房间后按照客左主右和大小辈份顺序就坐。这时喜客首位拿一碗牛奶,东家首位拿一碗酒,泼三次,东家致问候辞,喜客致答谢辞。之后喜客将带来的礼物摆在桌上,向东家表示祝贺。然后开始喝茶,吃糌粑。

到了晚上,东家还要点燃篝火,煨上大酒壶,给人们敬酒,让其痛饮并高歌劲舞,直至天亮,把欢乐的喜宴变成整个部落和草原的盛典。如此一来,在歌声中的一个个合乎古俗的细节,一个个叠起的高潮构成了一部喜气盈盈的婚礼交响曲,一部爱的华章。可惜我们没有遇上真正的婚礼,演出的时候,藏语我们也听不太清楚,尚无法真正理解华热婚礼的魅力,相信远比渝帆分享的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