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国古建筑楼阁篇:北京永定门城楼,寓意永远安定的明清城楼


北京永定门城楼,是明清北京外城城墙的正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在左安门和右安门的中间。


永定门城楼是北京外城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即公元1553年,有着“永远安定”的意思。
永定门城楼形制一如内城,为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
城楼下为城台,前方为公元1544年增建的瓮城,不过该瓮城城墙于1950年开始被陆续拆除,永定门城楼和箭楼遭到拆毁。
直到2004年永定门城楼才得以复建,只是瓮城和箭楼尚未修建,永定门也成为了北京城第一座被复建的城门。
复建后的永定门,其石匾是仿照明代石匾原样雕制的1644年,满清建都北京之后,曾将北京各城门上用汉文题写的明代匾额撤下,改用满、汉两种文字题写的匾额。
明崇祯二年,即公元1629年十二月,皇太极率清八旗军攻打北京,一场北京保卫战便在德胜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之外陆续展开,永定门也真正经历了战火的洗礼。
现在的永定门城楼是2004年重建的,重建后的永定门城楼门洞上方所嵌石匾,楷书“永定门”三字,苍劲雄健,是仿照明代原配石匾雕刻的。
大美中国古建筑之“中国古代楼阁”系列,感谢关注,感受中国古建筑之美!
大美中国古建筑系列内容,等待你的支持,别忘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