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年度報告(2018)》發佈

導讀

5月9日,2019全球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在蘇州開幕。會上,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聯合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年度報告(2018)》(下稱《年報》),系統分析全球及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態勢,為業界、學界和政府提供重要參考。

《年報》分析認為,2018年以來,人工智能理論取得突破性進展,呈現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群智開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徵,基於大數據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階段已到來,人工智能發展呈現新的特點與趨勢。

全球主要經濟體加大人工智能投入,核心產業增勢強勁。美國、英國、日本、以色列等多國從國家層面加強人工智能戰略佈局,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快速增長,高性能人工智能專用芯片持續迭代,語音識別、機器視覺技術加速落地。

我國央地聯動效應突出,三大產業集聚區初步形成。多部委落實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加速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北京、廣東、長三角為代表的三大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初步形成,人工智能企業總數佔全國的86%。

我國人工智能基礎層集中發力,科技巨頭企業聚焦應用場景落地。我國人工智能企業已超1000家,百度、阿里、騰訊等科技巨頭率先步入全面應用,AI芯片和開源熱潮持續升溫,商湯、雲從、曠視、依圖等頭部創業公司落地競爭白熱化。

人工智能對傳統行業溢出效應顯現,“AI+”系列應用生態正在形成。人工智能已廣泛應用到製造、醫療、交通、家居、安防、網絡安全等多個領域。發達國家在人工智能部分應用領域的生態構建、政策支持、基礎建設等方面擁有先發優勢。我國加緊步伐,在國家、行業等層面紛紛發力,為躋身世界前列積極準備。

蘇州人工智能創新生態完善,龍頭企業不斷增強產業發展動能。截至2018年底,蘇州工業園區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已覆蓋工業、通信、信息技術、交通、教育、醫療、金融和生活消費等領域,200餘家人工智能核心企業產值250億元。

《年報》認為,當前我國人工智能發展仍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建議強化政策引領,攻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完善產業生態,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快培養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強化人工智能倫理和法律頂層設計,搶佔未來產業競爭制高點。

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持續跟蹤研究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動態,已連續兩年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年度報告》。(餘偉婷)

延伸閱讀

2019全球智博會在蘇州開幕

5月9日,2019全球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下稱“全球智博會”)在蘇州開幕。本屆全球智博會以“見智·見未來”為主題,聚焦當前人工智能發展新趨勢、新特點,全面展示全球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和最新應用成果。

大會期間,微軟、西門子、英偉達、華為、寒武紀、360、思必馳等近20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1000多款產品和創新解決方案參展,參展質量、權威性、專業化、國際化程度較上屆全面提升。

蘇州市人民政府市長李亞平說,作為全市科技創新的排頭兵,蘇州工業園區近年來率先佈局人工智能產業,已經集聚了一大批高端研發機構和知名創新企業,構築了先發集群優勢,形成了快速崛起態勢,展現了美好發展前景。

中國工程院院士、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高文表示,聯盟將助力全球智博會成為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和應用落地的風向標,為業界搭建開放創新、專業領先、具有行業影響力的交流平臺。

大會揭牌首批7家蘇州工業園區人工智能應用創新中心,包括華為、西門子、科大訊飛、滴滴、新加坡國立大學蘇州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能研究院以及西交利物浦大學,涵蓋工業人工智能、AI+BIM、AI+教育科技、智慧出行、智能人機交互等運用領域。

會上,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聯合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年度報告(2018)》,聚焦國內外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應用的最新動態,洞察人工智能整體行業發展趨勢。

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從高端人才、知識產權、保障資金、研發創新等方面,營造良好產業生態。龍頭企業不斷增強產業發展動能,思必馳等本土領軍企業和微軟等國外龍頭企業,共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截至2018年底,蘇州工業園區200餘家人工智能核心企業產值250億元。

大會由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指導,蘇州市人民政府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主辦,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蘇州啟智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辦。這是蘇州市繼去年之後第二次舉辦高規格的全球人工智能博覽會。(餘偉婷)

監製:蔣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