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所雕,世间罕见的4米“释迦牟尼涅槃卧像”——太阴寺


山西省绛县县城东南15华里的东华山脚下的太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公元386至534年),其后各个朝代都曾进行过大修。 因寺院坐南朝北,与一般寺院方位不同而得名。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卧像,佛像由独木雕成,为金代原物,在国内仅此一件,珍贵无比。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太阴寺也经受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劫难。太阴寺北殿在民国五年被烧毁,现北殿是从附近整体搬迁来的一座家庙。
寺院主体建筑南大殿,也就是大雄宝殿为金代建筑,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有“大雄之殿”木匾,为金大安二年镌刻,殿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卧像。
太阴寺内存有我国最大的独木雕卧佛,一尊躯长4米、独木金身释迦牟尼涅槃卧像。造型端庄,夸张得当,神态安详。卧佛两侧斑驳的壁画与题记,娓娓叙述着时间的流逝。木雕神龛内还完好保存有明代洪武年间绘制的一组吊唁壁画,十分生动、形象。
虽说岁月的风尘让这些雕像显得风烛残年,但依然掩饰不住当年的精雕细刻的工艺和丰满多彩的形象,只是这些佛像的头部显得不大协调。
原来,这些佛像的头部是后来用泥塑代替的,因为在1923年,有一古董商人勾结当地败类乡绅,把原来的头雕以3000元大洋卖给荷兰帝国,留下了永世的遗憾。被这些败类盜去的还有殿内四周墙壁上极为珍贵的壁画。
大殿中充满沧桑的味道,而在近千年的佛像面前,人的一生,却犹如浮尘。多少人在佛殿内点燃手中的香,跪下叩首,祷告心中的愿望。
太阴寺前院西侧有一块元大德元年所立石碑即《雕藏经主重修太阴寺碑》。在这里可以平静自己内心的烦躁。幽静的树叶无声地流淌翠色,这里的时光似乎很慢,慢得可以融化所有的喜或悲。
太阴寺在晚霞的照耀下悠远而深邃,时间在袅绕的香火中流逝,听着佛音,沐着佛光。太阴庙里的一切都闪动着历史的光芒和对理想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