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老司机”:开千万“豪车” 护送市民上下班

“不过15年的时间,武汉地铁就跑出了从无到有、由线成网的“加速度”。人生就跟这座城市的地铁一样,认真跑下去,总能看到梦想照进现实的那一刻。”这是刘家迪从业十年的感悟。作为一名地铁司机,他见证了武汉地铁的发展速度。同样,武汉地铁亦陪伴了他的成长之路。

2004年7月28日,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进入观光试运营,全长10.234千米,设站点10个,仅需18分钟就能跑完单程。当时司机培训都要去往上海、北京等外地观摩学习。1号线开通五年后,刘家迪进入武汉地铁运营公司,可以在1号线上完成实操训练。经过一年的学习,他通过了鉴定,成为武汉地铁自主打造的首批电动客车、工程车双证司机,开始在1号线跑车。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是一条全线高架、全程户外的线路,受雨雪等自然天气的影响较大,对司机的驾驶技术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求更高更严苛。“安全不能四舍五入”,刘家迪牢记师傅对他的教导,努力钻研,不断精进驾驶技能。他常用盛满水的杯子来测试驾驶平稳度,在保证驾驶精度的情况下,同时也保证了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2011年,凭借过硬的驾驶技术,刘家迪进入车场组,着手电动客车调试及工程车施工的相关任务。一号线三期开通前调试,为了不影响既有线路正常运营,调试工作只能在夜间进行。每晚零点,所有运营车辆回库,正线腾出来,刘家迪再和同事们驾驶新车到三期新开线路以及既有线进行跨区间调试。整整三个月,他带领的班组里十余名司机白天休息夜间工作,安全顺利地完成了调试工作。

工作十年,刘家迪以零晚点、零违章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让他成为了武汉地铁驾驶经验最为丰富的司机之一。2017年,他被评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劳动竞赛“列车先锋”。作为武汉地铁的一名“老司机”,刘家迪有一个目标:要将自身所学和多年经验传下去,让后来者少走弯路、少走错路,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地铁司机。他多次协助车间开展新学员的培训工作,为一号线四期、阳逻线、七号线输出300多名地铁司机。

曾经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武汉轨道交通地图上只有1号线孤单单的一条线路。从2012年开始,武汉地铁开启了每年增开一条,甚至2到3条线路的“加速度”。如今,武汉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9条,日均客运量超过300万乘次,占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过江客流分担率均超过40%。

十年过去,刘家迪从新学员变成了老师傅,武汉轨道交通从孤零零的一条线变成了一张大网。“老铁”刘家迪初心未改,他坚信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和坚持,只要在立足岗位做好每一件事,就能拥有闪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