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民国时期的学生运动


随着现代化运动的深入,在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私立大学纷纷建立,这些学校培养了大批具有现代知识的人才,而他们也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骨干,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民国三十八年,是内忧外患的三十八年,而作为社会的良心、国家的希望的学生,总是率先走向街头,用实际行动唤起民众共赴国难。本组照片记录了1947年金陵大学的一场学生运动。图为学生们在集合队伍。


民国时期的大学生通常都来自富裕家庭,据学者研究,当时如果以收获粮食来计算,拥有200亩土地才能有财力供应一名大学。图为同学们集合去教育部情愿。
这些大学生大多出身于社会精英家庭,他们大多天生拥有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抱负。图为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
为了公义,为了民族和国家,他们甚至不惜反对自己的家庭。图为置于街头的宣传画,可见这些同学们走上街头的目的——反腐败、反饥饿……
对于同学们这种处于公义的举动,政府往往没有什么办法,军警们大多只能维护秩序,防止歹徒借机打砸抢,而民众向来支持他们的行动。图为街头群众鼓掌支持游行队伍。
图为市民为游行学生送茶水。
当然,由于时局的动荡,越是到后来,国民政府军警殴打学生的情形变得越发普遍。图为当局贴出布告镇压学生。
以上图文选自《老照片》第四十三辑,作者鲜继根,原文章名《金陵大学“五二〇”学运二三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收藏记忆、观照百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