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历史走向的帝王:汉朝两位上榜,一位是孤独伽罗儿子


秦始皇,名嬴政,秦庄襄王之子,母亲是赵姬,生于赵国邯郸市,13岁继承王位,39岁称皇帝,在位37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奠定基础。


刘邦,江苏沛县人,原是秦朝的一名亭长,后起兵造反建立大汉王朝,史称汉高祖。实话说,刘邦能力很一般,跟楚霸王项羽压根不在一个层次,之所以最后逆袭成功,除了项羽本身性格有问题,就在于刘邦会用人,拉拢各路诸侯合力击败项羽。刘邦的政绩在于,提拔底层人员,开创布衣卿相局面,冲击血缘政治,为平民参政奠定基础。
汉武帝,名刘彻,西汉武功最厉害的皇帝,近代有诗云:“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汉武帝文采略显单薄,但武功却相当厉害,在位期间屡次出征匈奴,一举解决这老冤家。但是,汉武最大的贡献不是北击匈奴,而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儒学正统之地位,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之性格。

隋炀帝,名杨广,隋文帝杨坚与孤独伽罗二儿子。隋炀帝历来都是被当作反面教材,“昏庸”、“残暴”等词是他的标签。其实,隋炀帝对历史贡献相当大,理应被认可。其一、修建大运河,便于供给北方粮食,为政治重心东移奠定基础。其二、开创科举考试制度,为底层群众进入仕途铺路,体现社会公平,其考试形式为现代公务员考试提供借鉴。
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大明开国皇帝,也是第一个从南方起兵成功统一天下的皇帝。草根出身的朱元璋,登基后做了一件足以影响华夏历史走向的大事,即是在洪武十三年诛杀宰相胡惟庸,进而废除丞相制度,国家再无政府首脑,专制主义达到新高峰。此后,丞相制度消失,政府各部门直接听从皇帝指挥。
乾隆帝,名弘历,大清入关以来第四位皇帝,实际掌权64年,享年89岁,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寿皇帝。乾隆在位期间,早年还能效仿雍正爷励精图治,严惩贪腐,开创“康乾盛世”之局面;可惜,晚年糊涂,纵容贪污腐败,给嘉庆留下烂摊子。此外,乾隆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严禁对外交往,固步自封,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致使近代中国落后挨打。

宣统帝,名溥仪,大清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在位时间不长,只有短短三年时间,但他却做了一件所有帝王都未曾做过的具有划时代意义之事,即是宣布下诏退位,结束帝制,开创共和。当然,当时他年纪还小,没能亲政,诏书也是别人草拟的,但必须以他名义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