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頂!AI先生李彥宏與工程院院士共話AI產業新趨勢

去年11月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在備受外界關注的人工智能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產業精英、專家學者、政府代表匯聚一堂,共同探討了當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趨勢。作為國內互聯網企業家代表,百度CEO李彥宏參加了這場對話。這場業界代表與頂級學術專家的對話,也為外界帶來了瞥見未來的鑰匙。

在對話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分享了對AI產業發展趨勢的看法,他認為未來創新速度是AI發展的核心競爭力,AI產業化正在加速,原有的應用瓶頸已經開始逐漸被打破,這一切都昭示著AI技術落地產業的前景。此外,他還提出,目前人工智能已經度過了產業導入期,AI公司之間的競爭更多是創新速度的競爭,而要贏得創新速度,AI算力、算法等投資至關重要。

另一位參會的產業界代表李彥宏在2017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也曾提出過“數據+算法+算力”是人工智能生長三大動力的觀點。在他看來,從技術層面的創新到思維方式的創新,三者相互推動,將為AI時代創造奇蹟帶來可能。曾在去年以“創新者”稱號登上《時代》週刊封面的李彥宏,2010年帶領百度公司開始摸索AI事業,在他的帶領下,百度近幾年每年將公司總營收15%左右投入研發,增收的速度越快,創新的腳步越快。

而這樣大力的投入也帶來了技術上的紮實根基,去年,中國專利保護協會近日發佈的《人工智能技術專利深度分析報告》顯示,百度以 2368 件的 AI 專利申請量在國內專利權人中位居第一,數量是騰訊的 2 倍、阿里巴巴的 3 倍以上,成為中國 AI 專利賽場上名副其實的“領頭羊”。

除了研發投入,人才培養也是保證技術領先的重要支撐。被譽為國內AI黃埔軍校的百度,近年來吸引了大量國內外頂級AI學術人才,在人才培養方面也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特別是自動駕駛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近年來,隨著各大科技公司逐漸將目光聚焦到AI領域,創新競賽的白熱化也在催生更多的研發需求,無論是校企合作建設研究室還是高科技企業邀請世界一流學者擔任首席科學家都不再稀有。而技術創新和學術研究相似,猶如在海上夜行,每一步前路都是未知,但並不是每一個未知都指向彼岸。因此跑在隊伍前方的頭部選手,不僅要著力保持自身實力,還要始終關注產業界、學術界最前沿的聲音,以求每一次對方向盤的微調都儘量準確。

回看過去幾年,在研發和落地上雙管齊下的李彥宏無論已為許多同行帶來了寶貴的實踐示範。而此次與工程院院士級別的頂級專家的對話,可以說是產業一線意見和學術研究思考的交流碰撞,相信這樣的強強碰撞會為未來AI產業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