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的世界》第23章 逸聞軼事 第3節

第3節 出師未捷身先死

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帝辛繼位初期,對攝政王比干尊重有加,事事處處都樂意採納比干的合理化建議,比如:興修水利,大面積墾荒屯田,寬大解放奴隸,富國強兵,消弭邊患,奉行和平共處方針,減少對外戰爭,等等。

在比干和帝辛君臣兼爺倆的共治下,殷商王朝很快實現了繼“六七賢君”之後又一次較偉大復興,國土西至秦川以西,東連大海及其海外諸島,南達九溪和遠洋,北到沙漠之北,中央王朝直接統轄的三十六鎮諸侯、一百六十個小邦國以及那些原先八竿子打不著的番邦,無不緊趕慢趕前來朝歌稱臣朝貢,通往朝歌和各國首府的使者絡繹不絕,國泰民安,社稷康寧。

這期間,野心不減當年的東夷部落也再次逐漸發展壯大起來,本來跟殷商源於同一個祖先的東夷人慓悍勇猛,善騎尚武,他們最早發明了弓箭,勇猛好戰,經常騷擾邊關,搶劫財物,成了殷商王朝的心腹大患。

帝辛就東夷騷亂問題徵求意見,比干說:“要振國興邦,永久安寧天下,必須首先保持殷商在八百諸侯聯盟中的絕對權威,各國版圖不能削弱,朝貢不能改變。當今,強蠻的東夷多次侵擾我殷商,必須予以堅決討伐。但是目前我們雖然國庫盈滿,軍事實力還遠遠不足,要儘快練兵訓將,以備大戰。等國富兵強了,人民心理也有可充分的準備,大王再興師討伐,定能無往而不勝。”帝辛採納了比干的意見,照計而行,避開東夷的鋒芒,養精蓄銳,以逸待勞,待時而動。

第二年秋天,比干向帝辛建議說:“我們的軍隊訓練完備了,勢力已勝過東夷十倍,現在可以討伐東夷了。”

早已摩拳擦掌的帝辛當即調兵遣將,命武士出身的上卿惡來為統領軍隊的前線大將,太卜費仲為參軍,率十萬雄兵前往討伐。大軍剛出發,帝辛又接受比干的建議,御駕親征,國內事務全權交給比干處理,負責為征討東夷大軍供應軍需糧草,維護國內穩定。

帝辛統帥的征討大軍一路所向披靡,連戰連勝,攻無不克,克無不取,迫使驕橫無比的東夷王跟在馬拉的棺材後面,本人打著白旗,手捧降書,牽著羔羊,一步一叩,來到帝辛的軍帳前,跪地投降(這一套路居然被後來的微子啟學去了)。從此以後帝辛所到之處,大都不戰自降。

帝辛征服了東夷各部落後,乘勝又折轉向東南討伐,直打到海邊及近海諸島,擄回多如牛毛的奇珍異寶,源源不斷地運回朝歌交付王叔比干處置。擴大的對外自衛反擊戰爭延續到第二年十月,帝辛征服了長江中下游各個部落,俘獲了幾十萬人作奴隸,到了入冬季節,帝辛還不撤兵,沿海又有二十六個觀望中的東夷部落眼瞅著撐不下去了,也都主動前來投降,表示稱臣朝貢,願做殷商的屬國。帝辛這才滿意班師而歸。

帝辛對東夷各部落的討伐和沿海邊疆的拓展,使殷商王朝的疆域更加寬廣,全面溝通了中原和東南沿海的關係,經濟文化雙向交流,極大推動了殷商社會的發展。

在帝辛出征期間,以攝政王身份監國的比干負責處理國家大事。為了保證征伐東夷需要的大量糧餉物資供應,又不給百姓增加賦稅徭役,比干採用削減官僚貴族們俸祿薪水的辦法來補足戰備的供應,這一招立竿見影,但比干卻得罪了不少的官僚貴族。

比干還號召奴隸主和王公貴族養蠶織帛耕田,自己養活自己。為使這一基本國策順利推行下去,比干率先從自己做起,要求自己府中的男女老幼上上下下,養蠶織帛,播谷種麻,不再領取國家給予的俸祿。他的夫人媯氏還把自己的金簪銀翠、珠寶玉器以及孃家陪嫁的那些價值連城的物品獻出來。在比干夫人的帶領下,不少思想開通追求進步的奴隸主和王公貴族也隨其後獻出了許多財物,這些財物都被用作供應前方將士的戰備物資。

但是也有一些以費仲為代表的奴隸主和王公貴族激烈反對比干的改革措施,以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對此,比干給他們耐心做工作說:“有國才有家,倘若邦國被夷人吞滅了,別說無俸祿,恐怕還要當奴隸。你們今天奉獻出來的東西,將來會加倍重新回來。”那些反對派,雖然心裡不服,但在口才絕佳的比干面前理屈詞窮,只好從命了。

比干執政時期的第二重大改革政策就是全面寬大奴隸,縮短奴隸的勞動時間,減輕對他們的人身壓迫,解放那些有特長的奴隸,將他們逐批地轉為自由民身份。彼時,殷商的奴隸們無論是養蠶、織帛、種蔴,或者是鍊銅在作坊裡操作,因為奴隸主怕他們逃跑,強迫他們都帶著沉重的鎖鏈刑具。比干頒佈命令,一律去掉奴隸身上的鎖鏈刑具,有疾病不能堅持勞動者,允許休養生息,奴隸主不得虐待,更不得拋棄那些老弱病殘的奴隸;奴隸們有發明創造者、成績顯著者,可以升為平民(自由民),經過考察,合格者可以當官。

比干的這些政策提高了奴隸們的勞動地位和幹活積極性,大幅度增進了社會生產力。這一時期,殷商的陶器、骨器、銅器等都有新的發明創造,用於戰爭,也用於農業生產。比如:在此以前耕地都是用木製的或骨質的耒耜,這種農具耕地笨重,很費力氣,使用效果也不好,有的奴隸們改制了用犁鏵和少量青銅農具,敖東效率提高很多。在那些有一技之長的奴隸們辛勤努力下,這一時期的音樂、藝術、醫學、文學、天文、地理、曆法等也都有很大的發展。

破巫解旱

比干主政期間,冀北半年不降雨,地皮龜裂,禾苗枯萎,當地百姓背鄉離井,四處逃荒,乞討要飯,社會貧富差距拉大。

比干聞報這個消息,當下吩咐微子啟說:“你速去冀北賑濟百姓,安撫民心。待我處理完國事,即刻就去,與老百姓一道尋找水源,興修水利,解除乾旱。”

不幾日,比干帶領太師商容和箕子、太卜費仲等一班當值朝臣親往冀北視察旱情。

比干一行到了冀地,微服來到一座龍王廟前,見許多瘦骨嶙峋的百姓跪在龍王廟前,殺豬宰羊,焚香祈禱,求天降雨。費仲現身當場占卜,聲稱要拿人群中的一名美少女獻祭給龍王,迷信鬼神的百姓齊聲響應。被綁上祭壇的少女絕望地向為首的比干求救,比干命費仲放了那名美少女,明令道:“乾旱下雨都是天意,不是鬼神能左右。天意也是可以改變的,我們不能聽天由命,靠天吃飯。我們要學古代的大禹,尋找水源,挖河修渠,引水灌田,這樣旱澇都能保豐年。”

比干的寥寥幾句話點醒了在場的百姓們。有人提出在西山上發現一條暗河道,還能聽見嘩嘩流水聲,如果能把它挖開,居高臨下疏通河道,一定能把水引到旱區來。比干馬上帶領眾人開挖河渠,拓寬暗河,解除了當地的旱情,也使得費仲等人的巫術祭祀把戲第一次在百姓中間沒了市場,費仲只好灰溜溜地自己跑回了朝歌,對比干的忌恨藏在心裡。

削富賑民

比干從冀北抗旱還朝,調查發現減輕奴隸刑罰,寬大奴隸的國策頒佈以來,奴隸主和王公貴族多數不執行,對比干記恨在心的費仲等人更是陽奉陰違。比干瞭解這一情況後,帶領微子、箕子、商容去察看費仲府裡的奴隸作坊。

費仲莊園綿延數里的奴隸作坊內,男女奴隸們像牛馬一樣裸肩露肉,帶著腳鏈,推磨、搗米、養蠶、織帛,製作陶器,冶煉青銅。據比干現場調查,這些奴隸從早到晚累死累活,一天只能吃上兩頓糠菜飯。

時至中午,監工們還不讓奴隸們吃早飯,有個名叫“夏娃”的拉犁女奴餓得突然暈倒了,犁也停下來。這時候,旁邊的監工隊伍裡有一個名叫“亞當”的家丁看見了。急於表現討功的亞當怒衝衝地跑過來,掄起皮鞭就朝夏娃頭上打。亞當打得夏娃半死不活,旁邊幾個男奴隸護著夏娃,也被亞當手下的家丁們捆綁起來一頓胖揍。

疾步到場的比干喝令亞當不許再打夏娃和男奴隸們,命人扶起夏娃喂水餵食,被前來迎接的費仲看見了。費仲心裡老大不高興,嘴上也說:“老丞相您也管得忒寬了,這些奴隸生死都是我的家事,您要是看不慣,就讓大王收了去,只要大王發話,我沒的說。”

比干就著他的話頭便問:“老費,你府裡有多少奴隸?”

費仲回答道:“一千個,都是大王賞賜的。”比干又問:“你有多少土地?”費仲回答道:“三千頃,這是先王賞賜給我家先祖的。”

比干說:“很好,你剛才說只要大王發話,你就沒的說。現今大王率大軍征伐東夷,前方急需錢糧,我代行大王的旨意,我的話就等於大王的話。你們這些人受大王和先王的厚恩,此時正應報效。國家有政策,奴隸超過一百名者,交公;土地超過一百頃者,沒收。違者以國律論斬,你老費就正好帶這個頭吧,不信你可以去問大王。”被比干這番話噎得直翻眼皮的費仲只得表示遵守。

比干回到朝中,決心強行削減奴隸主和王公貴族的土地、奴隸。經多次商議,先對京畿之內和周邊的諸侯各國首領頒佈了相關國策,推行到全天下。這件事情《山海經》有專門記載:“比干質諫,剔惡賑民。”

這一國策頒佈後,舉國上下熱烈歡慶,深受奴隸、百姓的歡迎,群情激奮,民眾支持前方帝辛大軍的行動熱情高漲,家家戶戶都有奉獻。以費仲、崇侯虎、惡來等人為首的既得利益頑固派拒不從命。鐵面無私的比干就命人挨家挨戶上門登記造冊,強制執行,按律收繳了他們超標的土地財產和奴隸。後者抗拒不過,遂潛往帝辛征伐東夷的前方大營告比干的狀,卻被正操勞軍事的帝辛罵了回來。然而,這些小人的讒言也給帝辛的心理留下了陰影,費仲、崇侯虎和惡來從此跟隨帝辛左右,以效忠的名義給帝辛出主意,日積月累,帝辛不由得也開始懷疑比干了。

妲己入宮

帝辛統帥百萬之眾,從東夷打到南夷(今長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統一了東南和華南沿海各個部落,凱旋還朝。比干帶領滿朝文武大臣,步行迎接十里長亭。回到京城以後,比干又為獲勝榮歸的帝辛將士們舉行了盛大的祀典慶祝,慶典結束後,比干把條縷嚴明的朝政大權交還給了紂王。

這時的帝辛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覺得祖父、父王沒有完成的大業,在他手裡完成了。他“功高蓋世,天下莫敵”,天下唯獨自己最厲害,加上費仲、惡來等這般佞臣的溜鬚拍馬,阿諛奉承,帝辛就更是飄飄然,目空一切了,所有的臣下、百官都不如他自己,就連一直敬重無比的比干,帝辛也有點不放在眼裡了。

尾巴翹到天上去的帝辛從此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生活上奢侈腐化起來。起先,在衣食住行方面,帝辛要求用最高級的東西,讓匠人雕刻象牙筷子,用犀牛角和碧玉製作酒杯,宴席上下不食菜豆和五穀雜糧,專喜食肉寢皮,敲骨吸髓,別的部位都扔掉了,浪費了很多肉食品。比干知道後,就勸帝辛說:“邦國剛剛復興,天下雖然安寧,但是國力民用都很疲軟,你不食五穀雜糧,不穿毛布素衣,這樣浪費下去,國用必竭,國竭庫虛,必重賦稅斂,重斂者民心必變。”

吃喝拉撒都很隨便的帝辛雖然表面上接受了比干的批評,內心卻是拒絕的,覺得自己一個人能吃多少喝多少,叔叔也管得忒寬了。唯恐天下不亂的費仲等佞臣們也在旁邊一個勁兒地起鬨架秧子:“大王您是一國之君,名揚四海,德配唐堯,怎能身邊老是有一個大臣的約束。”在這幫人不厭其煩的挑唆下,帝辛心中對比干的不滿和疑忌加深了。為了獨斷專行,他就藉口說比干勞累成疾,安排比干回府養病了。

比干被下崗後,帝辛就肆無忌憚了,任意放縱,朝歌暮舞,花天酒地,晨昏顛倒,過起了墮落糜爛的夜生活。再後來,他一個勁兒地擺脫比干、箕子、微子、商容等這些老臣的約束,借出外打獵巡視的名義,帶著佞臣和三宮四妾,還有珠寶玉器到外地公款旅遊去了。

在外地瘋玩一陣子,帝辛一行又回到了都城朝歌。帝辛玩性不已,要仿照在外地遊覽的那些個景觀再造一個新朝歌,就大興土木,迫使成千上萬的貧民和奴隸為自己廣建園苑、別墅和麗宮,把天下八百多個諸侯國“一年一貢、二年一聘、三年一朝”獻來的許多珍禽怪獸和美女收容進去,供他和他的妃妾、佞臣們觀賞作樂,裡面的男女關係十分混亂,不堪入目。

費仲和惡來投其所好,在帝辛面前交口傳說冀州侯蘇護有一個女兒叫妲己,貌若天仙,是天下第一美女,何不讓蘇妲己進宮陪王伺駕,成全一段英雄美女的千古佳話呢。多情的君王帝辛春心萌動,就下旨宣召蘇妲己小姐入宮。愛女如命的蘇護接到旨意,大驚失色,他可不想像後世的楊玉環父母親那樣把自己的寶貝女兒送出去讓那個老頭子糟蹋,於是連夜慌忙跑到丞相府去找比干求情。

比干看到帝辛東征勝利歸朝以後,整日沉緬酒色,不理朝政,心中擔憂,憂慮成疾,奉命在家休養,一度與朝廷國事隔絕,心火上翻,重病臥床不起了。眾諸侯和朝中大臣聞知,三五成群去少師府給比干送禮慰問,有的則是珠寶瑪瑙玉翠之類的名貴禮物。兩袖清風慣了的比干一見之下,令家將一一退還,來客也恕不奉陪,後來乾脆關閉府門,非有重大急情急務,概不會客了。

蘇護帶著貴重禮品硬闖今比干府內探病,雙手呈上禮品,比干決絕擺手,說:“你的禮物決不能收。我官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若我帶頭收受禮物,各級官員照此效法下去,天下送禮成風,我殷商江山就會一天天腐敗,萬民會起來反對我們,萬望體諒我的一片苦心。事情我知道了,禮物你拿回去拿回去。”

原本想請比干求情的蘇護聞此言也就不便提女兒妲己的事。從比干府內出來,回到館驛,對家將們把情況講了一遍。眾家將鼓譟造反,急性子的蘇護遂帶領家將反出朝歌,路過午門,在午門牆上沒事找事地題寫了一首詩:“君壞臣綱,有敗五常。冀州蘇護,永不朝商。”寫畢,率領家將連夜奔回冀州去了。

蘇護回到冀州,帝辛派崇侯虎、崇黑虎為將,已經兵臨城下。經過一番激戰,蘇護大敗,兒子被擒,冀州城即將被攻破。這時,西伯侯姬昌出面周旋,勸說蘇護獻出女兒妲己,又替蘇護求情,請帝辛網開一面,饒恕蘇護一時糊塗而反叛之罪。帝辛勉強同意了,雙方矛盾得以化解,但是蘇護也失去了帝辛的信任,賠了女兒又失寵。

早已許配好人家的蘇妲己小姐決意自盡,被及時搶救過來,萬般無奈,被迫入宮。原本天真活潑善良的她遭此一劫,性情大變,暗地發誓要毀掉帝辛的江山,為父親蘇護雪洗恥辱。

帝辛一見傳說中的天下第一美女、殷商第一網紅蘇妲己,神魂顛倒,自己姓什麼都忘了,連忙擁抱入懷,萬千寵愛在一身。

帝辛自從得了妲己之後,不理朝政,數月不朝,廣建園苑、別墅,把從民間搶來的許多民女、奇禽怪獸收容進去朝歌新建的各大豪華帝王會所,帝辛和妲己以及一班寵妃佞臣在裡邊沒日沒夜作樂狂歡,真正是不折不扣的“帝王般的享受”。蘇妲己報仇心切,但她一介弱女子只能仗著帝辛的寵愛,就專門給帝辛出壞主意,誘引帝辛腐敗下去。她建議拿酒注滿池子,把肉掛在樹上作肉林,命壯男少女光身裸體,追逐在酒池肉林之間,美其名曰:“麗人裸相舞。”如果男兒不願脫衣追逐,就強迫他們爬在酒池裡喝酒,然後用腳踢在酒池裡淹死。如果少女害羞不肯脫衣追逐,就命如狼似虎的衛士,把衣服扒了,扔到蠆盆裡,讓餓急了的蟒、蛇、蠍子、蜈蚣、蚰蜒等五毒活活咬死。

帝辛接受蘇妲己的建議,特別製造了一種酷刑,名曰炮烙。此刑為空心銅柱,內有三道火門,誰倘若說君之過,或旁敲側議者,就以“誹君”之罪,把犯者四肢綁在柱子上,用木炭將銅柱燒紅,使犯者皮開肉綻燒焦而死。除此,還有砍頭、剁腳、碎屍等無奇不有的酷刑。帝辛昏庸殘暴,日趨於甚,致使眾叛親離,諸侯不滿,朝綱不振。從此,殷商日趨走向沒落腐敗的萬劫不復道路。

姜後遇害

自從蘇妲己入宮,也很快腐化變質了,百般賣弄風騷,取得了帝辛的專寵。原本清純的她心理逐漸扭曲變態,一心要獨掌後宮大權,做個正宮王后,儘快毀掉帝辛的江山,為自己的父親和未婚夫報仇。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得害死正宮的姜王后(據傳是姜子牙的侄女)。

一天,夜已達三更,蘇妲己在壽仙宮裡擺酒設宴,在笙笛管樂聲中,在昏黃色的燈光下,在男女觀眾的注視下,蘇妲己親自給紂王跳起了來自西方番邦的肚皮舞、鋼管舞和裸舞、街舞。半裸不裸的她嫋嫋腰肢風情動,千旋百轉傳歌喉,帝辛百般開心,千般歡娛,萬般迷醉,千百萬般昏頭漲腦。這時候,長期以來獨守空房的姜王后在後宮得知帝辛又在壽仙宮裡與蘇妲己飲酒作樂,實在忍不住了,就喚來貼身宮女,掌燈引路前去。

觀摩了一會兒,實在受不了蘇妲己的豔舞表演,姜後當即勸帝辛:“自古有道明君輕讒遠色,身邊有賢人相助,邦國天下興旺。沒聽說過君王荒淫好色卻能治邦國天下的,大王如此下去,不理朝政,朝歌暮舞,必有亡國之患。”話畢,離身而去。帝辛羞愧地連喊幾聲:“王后留步,王后留步!我再玩會就隨你回宮安歇!”然而姜後頭也不扭,自顧自地出宮而去了。好沒面子的帝辛急忙命蘇妲己去送,在他心裡,姜王后的份量還是很重的。蘇妲己不敢違命,只得速速追趕去了。

蘇妲己追上姜王后,小心伺候幾句。姜王后愣沒給她好臉子,厲聲指責道:“大王在壽仙宮不分晝夜,宣淫作樂,不理朝政,身體被掏空;你一個小女子無一言規諫,反而迷惑大王沉緬酒色,助君失政,壞我殷商,再要胡作非為,本宮定以宮規處置!”

殷商時期,婦女的社會政治地位是很高的,有些能力強的王后更是抵得過半個君王,輔佐君王不含糊。帝辛對身份背景很強大的姜皇后也是不敢輕易冒犯,雖然她對這種內有姜王后監督外有比干管束的日子早就忍無可忍,也實在過不下去了。蘇妲己回宮,忍氣吞聲,氣在心裡,恨在心頭。她忽然想起費仲善用計謀,何不拽上他策劃策劃。她就給費仲下了一道密旨,要他不管用什麼辦法,務必害死姜王后。

沒有最壞只有更壞的費仲接到蘇妲己的這一單業務,思來想去,生出一條毒計,即刻喚來從姜九侯家投奔自己的姜環,封官許願,授予密計。姜環立功心切,滿口攬下了這一單,雙方把程序和細節推敲一遍又一遍,以求萬無一失。

一天,帝辛經過摘星樓前,姜環突然從道旁閃出,髙舉寶劍,作勢砍向帝辛,口裡還字正腔圓地念叨背得滾瓜爛熟的臺詞:“昏君無道,荒淫酒色,殺忠害賢,寵信妖女,我奉正宮姜後之命,特來刺殺昏君!”

侍衛們一擁而上,七手八腳地捉住姜環,姜環仍然配合著坡口大罵:“昏君無道,不得好死!”虛驚一場的帝辛隨即傳旨讓費仲盤問刺客,自己在一邊喝酒壓驚等結果。

不一會兒,費仲就來複旨:“刺客姜環是姜王后父親東伯侯姜桓楚的家將,奉姜王后旨意行刺大王,意在篡奪大王王位。”帝辛酒後大怒,一時衝動,命人把姜王后綁送西宮娘娘黃妃處審理,向自己彙報。

姜王后悲悲切切地被押送到西宮,向黃妃哭訴了前後經過。黃妃明白姜王后的冤枉,正想去向帝辛申辯,不料帝辛的第一道聖旨下來了:“如姜王后不招,立刻剜她一隻眼。”黃妃阻攔不住,傳旨的官員遵旨行刑,姜王后當場血染衣襟,昏絕於地。被救醒後,她還是不招,第二道聖旨又及時降下來了:“炮烙姜後十指。”黃妃見狀,掩面痛哭,束手無策。帝辛又命押解姜環進西宮對質。奄奄一息的姜王后睜開一目,怒罵姜環:“你這個喪盡天良的賊人,是何人唆使你來害我?”狡詐壞透的姜環一口咬定說:“是王后指使小人,小人怎敢違命。”姜王后憤怒至極,大呼兩個兒子殷郊和殷洪的名字,一頭撞向姜環,氣絕身亡。

殷郊、殷洪聽說母親受陷害而死,一怒之下闖進西宮殺了姜環,還要進宮殺了那個陷害主謀蘇妲己。這時候,早已邪魔攻心的帝辛不顧父子之情,下令誅殺殷郊、殷洪,保全蘇妲己的性命。殷郊、殷洪報仇不成,欲投奔武成王黃飛虎府中。

奉命前來追殺兄弟倆的鎮殿大將軍方弼、方相奔上前來,臨陣倒戈,分別背起殷郊、殷洪,高叫道:“大王無道,誅妻殺子,我們保住二位殿下反了!”他們叫喊著,偷空將二位殿下救走了。

帝辛得知消息,命殿前大將黃飛虎立即去追趕兩個逆子和方弼、方相兄弟反叛分子。黃飛虎不敢違旨,趕上這個四人幫。殷郊、殷洪看到黃飛虎趕來,就含淚跪在路旁,束手就擒。黃飛虎忍悲徐徐說道:“老臣奉命前來,請二位殿下自裁。”殷郊、殷洪一齊大哭,乞黃老將軍給留一線生路,方弼、方相兄弟也淚如泉湧,泣血哀求。黃飛虎心裡不忍,就暗示他們往東魯去見外祖父姜桓楚,求他們早日興師申冤報仇,又叫方弼、方相兄弟自投活路去了,然後回朝覆命,就說沒趕趟兒。帝辛說我不信,但也不好再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