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汉成帝驾崩,真的是死于赵合德的石榴裙下吗?

刘欣被立为太子后,定陶王位空悬了。刘康只有一个儿子,现在刘欣被过继给刘骜当了太子,从“宗法制”角度看,刘康无后了。在现代眼里看,这很搞笑,但在古代确实是个大问题,因为定陶无后就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遗产无人继承封国废除,二是可怜的刘康从此无人祭祀,在地下将过着穷鬼的生活。

好办,让楚孝王的孙子刘景过继给刘康为子,继承定陶王位。刘景本不是嫡长子,现在凭空继承了定陶王位,代价就是得管刘康叫爹,逢年过节负责给刘康磕头烧纸,美死了,皆大欢喜。当然,还得负责赡养“奶奶”和“母亲”。但“奶奶”有意见,那不行,俺有孙子,俺孙子是太子,俺得找孙子去。

这下难坏了汉成帝,刘欣的奶奶现在不是你,是我母亲王政君皇太后呀!太子既然继承了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就得承担相应的义务,你这是闹的哪一出?碍于长辈的面子,汉成帝不好处理,只得王政君出马。王政君还真是大度,她说:“太子自小就由傅太后养大,现在傅太后跟随到太子府,就当乳母之恩,不碍事,让她来吧。”于是傅太后堂而皇之地进了太子府,而刘欣的母亲因为没有抚养太子,不能入太子府。

刘欣跟奶奶感情很深,对皇太后的决定是感激涕零,父亲的后嗣问题也解决了,刘欣想,应该有所表示,对太后和皇上的恩德表达深深的谢意。

刘欣的这个想法似乎很合情理,但少傅阎崇说“STOP”!刘欣睁大迷惑的眼睛盯着老师严肃的脸,阎崇说:“为人后之礼,不得顾私情,不当谢!”意思是说,你作为皇帝的儿子,你所遵守的礼法就容不得你顾私情。你已经是别人的儿子,不再是刘康的儿子,如果你要是为此感谢太后皇帝,说明你是在顾自己作为刘康儿子的私情,这是不妥的,是不合为人子的大礼仪的!挺绕的吧,但这就是古代礼法的精髓!

太子太傅赵玄不以为然,什么私情不私情的,你应该谢!赵玄很粗暴,也不说理由,其实当我们了解了赵玄的为人,就知道他不是他懂礼法,也不是不能找点理由说说,而是懒得说,老子很快就是皇帝的老师了,现在的皇帝很快就是过去时,维护太子的利益是第一位,什么他妈的礼法,一边去!

于是,刘欣按照赵玄的提议,向皇帝和太后表达了谢意。果真刘欣收到了诏书质问,弄清缘由后,尚书对赵玄提出弹劾状,势利眼赵玄被贬为少府,由少傅师丹出任太子太傅。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三月十八日的早晨。汉成帝早早起床了,按计划,他今天要亲送楚思王刘衍和梁王刘立归国。他穿好了裤袜,突然间发现手脚不能动作了,衣服也滑落下来。侍从们慌了,发现此时皇帝已经不能说话。顿时宫里一片忙乱,到昼漏十刻(约上午九点半),汉成帝驾崩了!

按《汉书》的说法,汉成帝一项身体强壮,没有任何疾病,前一天晚上,汉成帝还在设宴招待刘衍和刘立,晏间把酒言欢,没见任何不适。从早上发现症状到驾崩仅仅两三个小时,可以说是暴毙!

汉成帝的突然驾崩,像一层迷雾,以至于后世一直争论不休,让我们仔细寻找蛛丝马迹,探索一下他的死因。

问题一:汉成帝身体状况究竟如何?

汉成帝十八岁继位,四十四岁驾崩,在位二十六年。这期间,阳朔元年他曾经生了一次大病,史书没记载病因,但从史料看,那一次生病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也比较重,以至于他下旨定陶王刘康留京侍疾,以备不测。很显然,那一次的病存在要命的可能,那年他刚二十七岁。在此之后,再也没有汉成帝重病的记载,反倒是有明确说他身体一向强健。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样,为什么急于立刘欣为太子后?其实这事不难理解,立太子的事发生在绥和元年,这一年汉成帝已经四十三岁。对于普通男子来说,四十三岁生育能力不成问题,但对一个皇帝来说,四十三岁已经高寿了,这个年龄初次当爹的皇帝还没有过。另外还有一件事值得关注,除了被他杀掉的两个婴儿以外,汉成帝数次当爹,但竟然没有一个能养活,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恐怕汉成帝的遗传基因存在先天缺陷。古代没有遗传学,但事实面前,汉成帝恐怕早就绝了念想了。

由此可见,立太子是正常之举,跟汉成帝健康问题毫无关系。

问题二:汉成帝是否真的死于过度服用春药?

民间传言,汉成帝当夜跟赵合德同宿,两人上演了一夜春宫戏,汉成帝体力不支,赵合德给汉成帝加了过量的油,结果爆缸了。还有更难听的说法,说医生赶来一看,汉成帝精液已经止不住了,不停外流,最后精尽而亡。

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这纯属扯淡,没有的事,后人的意淫而已。之所以这么说,无非跟当初对汉元帝的抹黑一样,昏君嘛,不好色怎么行,光是普通的好色程度还不够,必须添加足够的猛料,如此而已。汉成帝好色吗?确实好色,可这有什么问题吗?他老祖宗汉景帝比他好色多了,没被抹黑,不就是因为他是明君嘛。其实汉成帝的好色没什么值得渲染的,除了跟张放的重口味,其它也没什么太多分的举动。再说,假如汉成帝长期服用春药,药性对他的伤害平时一定会显现出来,他也不可能一向身体强健了,所以服春药过量而死的说法不靠谱。

问题三:事发后,为什么拷问侍从,赵合德又为何自杀?

对拷问侍从这件事不必小题大做,皇帝暴毙,拷问侍从不是应该的吗?正常的调查程序而已,而且从拷问结果看,根本没有任何特殊情况发生。

至于赵合德的自杀,这不能成为她“作案”的证据。试想一下,以赵合德平时的显赫,她该明白,她早就犯了众怒,多少双愤怒的眼神早就想撕碎她了,甚至包括她的姐姐恐怕对她都是有怨言的。汉成帝死了,她的靠山倒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她早就心知肚明。死,对她来说,恐怕是最好的选择了。从这个角度看,赵合德哪怕是为了个人利益,也不会完全不顾汉成帝身体,以命图一时之快。

问题四:当夜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其实,汉成帝前一天晚上宴请完刘衍和刘立后,之后,他还加了个班,特地准备好了第二天早上加封孔光为丞相的诏书,以及封侯的印玺。做完这些,他就睡觉了,睡觉地点就在未央宫白虎殿,并没有去赵合德昭阳宫,也没有诏任何一位妃嫔侍寝。

早上他能按计划早早起床,说明头一天酒喝得也不多,衣服是自己穿的,没有妃嫔伺候。这一切说明他和赵合德加夜班的事是后人编制。

问题五:汉成帝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中风!严重的内风!从发病的症状来看,应该是脑脉痹阻或脑溢血所致,这种病发病急,变化快,根本来不及抢救,尤其是古代医疗条件下。

汉成帝死了,一个时代落下帷幕。历史上对汉成帝存在着不同看法,通常认为汉成帝是昏君,荒淫无道,是西汉灭亡的主要责任人。显然,班固不完全同意这个说法,在班固的眼中,汉成帝是个具有宽阔胸怀,雅量极高的谦谦君子。那么我们怎么看待汉成帝呢?

首先从自然人的角度看,刘骜是个饱读诗书,谦和恭谨的君子。他对待父母兄弟竭尽爱心和责任,甚至对待仇人都报以宽容,执政过程中,面对大臣们的尖锐批评,他表现得非常有雅量,从来没有因此杀害过一位大臣,他还多次为百姓减负免税。他没有祖先的冷酷无情,更没有帝王的蛮横和凶残,在他身上时时刻刻都能闪现人性的光辉,所以单从人品角度看,刘骜是个好人。

其次,刘骜绝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这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于思考,短于行动,胸无大志,懒惰不作为

他父亲汉元帝刘奭是个糊涂皇帝,明显智商不够用。汉成帝相反,他很聪明,很多问题通常他能够洞察,但他最大的毛病就是胸无大志,明知后果就是不作为。面对大臣们振聋发聩的谏言,他大多表现得光是感慨认同,却不做任何动作,任由事态发展,似乎这个大汉帝国不姓刘。

(二)以个人喜好代替理智抉择

外戚政治在他之前就存在,但到汉成帝时期,外戚政治非常严重。这都源于汉成帝个人喜好,他对舅舅们的感情太深,把个人感情完全用于国家治理,丝毫不论舅舅们的能力如何,甚至做出了按舅舅们年龄轮流接任大司马的闹剧。

其实有一段时间,汉成帝在舅父和帝师之间摇摆过,但张禹实在让他失望。

(三)以腐儒为栋梁,轻视实干能力的人才观

其实这个问题始于他的父亲汉元帝,他承袭了而已。我们看到,汉成帝一朝,不是没有擎天博玉柱跨海紫金梁,而是这些人都被埋没了,不得施展。这个问题在汉元帝时期已经呈现,到汉成帝时期更加严重。

实事求是地讲,这个问题不应该全部归罪于汉成帝,是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出了问题,是历史的问题,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是中华思想文化史发展中的阵痛。因而那个年代的所有人,像飓风中的落叶,毫无例外地随风飘零。

汉成帝去世了,汉帝国一个时代画上了句号,但历史的车轮不可停滞。满载大汉帝国苍伤的车轮,迎着汉成帝时代的落日余晖,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