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造假大起底,看完再也不怕买到假茶叶了!

中国饮茶历史之久是众所众知的事情,客来备好茶是我国的待客之道,所以,我们多多少少都有过喝茶的经理,但是能够真正懂茶的人确实少数人,现在很多人对茶的认识一般都是“只饮其汤,不见其身”,如果真让大家去形容茶叶的形态或者是茶叶的好坏,怕是有点困难。

今天要发出一个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你,真的认识茶叶吗?

茶,多为乔木或者灌木,一般茶叶的形状呈椭圆形或者是长圆形,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茶叶的边缘有锯齿。

茶叶的种类繁多,制作工艺也复杂多样,而且人大多对茶叶都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对茶叶的优劣真假根本跟不清楚,而且茶叶造假也时有发生。

曾经英国著名新闻广播机构BBC的一则纪录片《走进工厂之茶包》就为大家讲述过英国人茶叶造假的故事:

几百年前,茶叶流入英国,迅速成为上流社会的消费品,但是由于当时货物流通没有那么方便,茶叶的价格比较昂贵,在英国非常当时的茶叶非常的昂贵和奢侈,所以,有些不法商贩就想到了一种令人作呕的办法。那就是他们收集了那些喝过的茶叶,用硫酸亚铁和绵羊粪等给这些喝过的茶叶重新上色,晾干后再重新进行出售。

虽然这些国外的商贩做法令人恶心,但是和我国的一些造假术相比还是略逊一筹,因为他们还是用了“真材实料”的,而在中国古代连原料都不见得是真的茶叶,那么,在中国古代的那些不良茶商到底是怎样造假的呢?

相传,在唐代有人会利用柳树的叶子来充当茶叶,而且这一事情后来也在清代清代李汝珍在《镜花缘》被证实了,因为在这本书里详细记载了这种造假的制作过程。

“江浙等处以柳叶作茶,好在柳叶无害于人……竟与新茶无二……用花青取其色有青艳;用柏校汁取其味清香;用青负肚漂云腥臭,取其味苦。”

虽然中国有四大发明等造福后人的伟大创举,但是也存在一些令人汗颜的“智慧”,除了这种原料造假之外,还有茶叶的年份也可以造假,尤其是现代社会,有些老茶的价值高出大家的想象,所以新茶做旧的事情越来越多。

做旧茶叶一般包括茶叶做旧与包装做旧,其中白茶做旧是指茶饼做旧,因为白茶一般都是以茶饼的形式来保存的。

把白茶做成茶饼的过程其实不复杂,就是把白茶用蒸汽软化,压缩成饼,然后在进行烘干,如果是比较科学的做法,那就是用几秒钟来蒸汽软化茶叶,然后在合理的温度下,慢慢足15个小时,而且这个烘干的过程不能不能操之过急。

而白茶做旧,就是在茶叶蒸汽软化之前先洒水,然后需要再经过高温“发酵”,这样做出来的白茶不了解茶的人真的分辨不出新旧。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普洱茶做旧手法比白茶更低劣。为了制作出比较逼真的仿古普洱茶,一些不法商户会利用膀胱、猪肠衣等包裹晾干,再用胶和鞋油等处理方法人为做旧。

茶叶的包装做旧其实书画做旧同理,都是通过各种手段处理让茶叶包装看起来年代更久远,以便欺骗卖家卖出更高的价格。

市面上的茶叶琳琅满目,如果没有一定的相关知识或者是相关途径的话是非常容易掉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