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贡茶”名震京师 而今产业造福万民

金沙县石场乡柏杨村茶场

三月,正是一年春茶飘香时。走进金沙县各产茶乡镇,目之所及,皆是翠绿茶山,丛丛茶树,采茶人斜背着箩筐,指尖灵活地将新茶翠芽一叶叶摘下,一幅美丽乡村的画面展现在眼前。据史料记载,金沙产茶历史悠久,是中国西部乃至中国贡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上可追溯至汉武帝时期唐蒙出使夜郎,下到清朝嘉庆年间。

昔日,金沙“贡茶”名震京师,香飘万里;如今,金沙县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茶产业,走出了一条地方、企业、农民多方共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俱佳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高山云雾出好茶。

金沙县地处北纬27度黄金产茶区,金沙茶叶具有无污染、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经久耐泡的特点。2009年金沙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贡茶之乡”,2009至2017年多次被评定为全国重点产茶县,2018年被评定为“中国茶业百强县”。

为扩大“金沙贡茶”品牌效应,近年来,金沙县在品牌建设上打出一套“组合拳”——在高速公路、主要茶区、旅游景区、酒店和餐饮企业等建成宣传推广金沙贡茶品牌的重要窗口;开展省内外宣传推介活动,组织斗茶活动;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参加省内外的茶叶展销会和综合展会。2018年,在贵州省第七届手工制茶和首届评茶师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企业1家、二等奖企业4家,二等奖制茶师1名。

“金沙茶企(茶叶合作社)以生产绿茶为主,现有 ‘清水塘’‘金沙贡’‘弘茂’‘三丈水’‘黔茶龙井’等13个品牌,其中公共品牌‘金沙贡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清水塘’‘梦樵’为贵州省著名商标,‘清水塘’牌清池翠片获得‘贵州十大名茶’称号。”金沙县茶产业办公室副主任王有盈介绍,截至目前,全县有茶园27.2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0.05万亩),已认证无公害茶园面积3.8万亩、有机茶园面积0.97万亩,主要栽种福鼎大白、龙井43、春雨1号、中茶108、安吉白茶、黔湄系列等品种。

目前,全县注册茶叶企业3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个体加工户50余户,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38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126个)。

2018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强省的意见》《毕节市发展高山生态茶产业三年行动方案文件(2018-2020年)》,金沙县把发展茶产业列为“一县一业”重点发展,在推进茶产业发展进程中多方发力——

坚持龙头引领、多方合作方式推进,引进浙江露笑集团在金沙成立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在金沙发展10万亩茶叶基地、建设100个初制茶叶加工厂、一个精制茶叶加工厂、一个茶叶机械铸造厂、一个贡茶文化园。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企业提供茶苗、技术,资金及负责加工、销售,涉及项目乡(镇、街道)和村合作社组织农民种植、管护和采摘,县级负责统筹、调度、验收和按政策兑现茶产业奖补资金。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全县规划出新增茶叶25万亩、有机高粱15万亩、烤烟3.8万亩,实现产业多规合一,有效解决地块冲突问题。同时,制定茶产业年度方案,强化新建茶园建设。

创建样板引领带动。县、乡两级创办茶叶示范样板点,各样板地块相对集中连片,种植管护严格按技术规程,确保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7秋冬季至2018春季,在岩孔、岚头、长坝等6个乡(镇、街道)创建4个县级茶叶示范点,规模26160亩;在柳塘、桂花、源村等17个乡镇54个村建成42个乡级茶叶示范点,规模44263亩。2018秋冬季至2019年春季,在高坪、柳塘等5个乡镇创办4个县级茶叶示范点,面积1.2万亩;在五龙、后山、化觉等18个乡(镇、街道)63个村新建60个乡级茶叶示范点,面积48620亩。

强化保障有序推进。成立由县长担任指挥长的茶产业发展指挥部,组建茶产业县级专班、乡级专班、实施主体专班,三班人员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在茶叶种管关键季节,深入田间地块,培训指导农民抓季节种植、抢时令管护,采取执行一日一调度统计、每周一排名通报,压实责任推进新建茶园建设。

说起“金沙贡茶”,就不能不提及“清池茶”,清池镇是贵州名茶的主要出产地,也是金沙县的核心茶产区。

连日来,在清池镇罗坪社区青冈林茶场,每天清晨,采茶人相约而来,提着箩筐,忙碌穿行采摘春茶,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茶叶都采了10多天了,我每天都能采七八斤,工资按每斤18元计算,多劳多得。”村民彭元静告诉记者。

“春茶,特别是明前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芽叶形状最好看的,自然茶叶的价格也是最高。”茶场负责人张德勇介绍,最近是采茶最忙的时节,平均每天有三四十人上山采茶,根据工人采摘的茶青等级发放务工工资。

在茶场附近的加工厂,工人们熟练地将采摘的茶青进行摊青、杀青、散热、揉捻……经过加工后,新茶制作而成。

从茶芽到新茶出品,确有一种“遥望茶山云雾绕,茶香醉心人神往”的意境。

不仅在清池,在金沙县的其他产茶乡镇,同时也上演着动人的画面,在柳塘镇桃源村茶叶基地,500余亩春茶已采收过半;石场乡柏杨村250亩春茶正待人采摘……

据悉,该县发展茶产业带动群众增收,主要通过吸纳就业和入股分红。目前,茶产业已覆盖全县23个乡(镇、街道)126个村(社区),受益农民58505户(其中贫困户4045户)。2018年通过土地流转费、种植管护费劳务费的支付,实现户均增收2656元;通过管护茶园和采摘茶青,为当地群众解决季节性就业10万人次,受益农民人均增收2890元。同时,露笑集团金沙贡茶公司作为茶叶基地联结贫困户主体,已建成投产茶园1万余亩、新建茶园16万亩、初茶叶加工厂3个,建成年产20万吨有机肥加工厂1个。该公司共联结富民贷资金6600万元,覆盖贫困户1320户,2018年已实现兑付分红396万元。公司拟建的首批27个初制茶叶加工厂,按协议待投产之日起,公司对每个加工厂每年给所在村集体分红2万元。

金沙坚持品牌引领发展茶产业,给老百姓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