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凤求凰》背后,或许并没有什么完美的爱情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上面的这首词是古琴曲《凤求凰》中的填词,写的情真意切,调趣高妙,也难怪新丧夫的卓文君在听到司马相如一边弹琴,一边吟咏这首琴歌的时候会心动,并且当天晚上就和这样一个身无长物的落魄书生私奔了。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雄鸟名风,雌鸟唤凰,所以以后不要再以为凤凰是一只鸟了哦,记住凤凰是两只不同性别的鸟!

《凤求凰》一曲最早见于明朝汪芝编纂的《西麓堂琴统》,现今流传最广的谱本为《梅庵琴谱》所载,与《西麓堂琴统》中的不同。《西麓堂琴统》中用的是无媒调,也就是正调慢三、六弦各一徽,以四弦为宫之羽调。全曲一共10段,其中第3段和第8段全为泛音,分别配以汉代司马相如原词。而

梅庵琴谱》用的则是林钟调(慢角调),即正调慢三弦一徽。不过曲意基本相同,说的都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美好的爱情故事。私奔之后的现实生活似乎并不是那么美好,两人私奔之后,便因为无法谋生开启了酒铺,卓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当酒保,如果故事到这里便停止的话,便又是一段郎有情,妾有意的千古爱情佳话。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才华横溢的司马相如终于因为一篇《子虚赋》便受到汉武帝的赏识,被征召入进城,之后又为汉武帝写了一篇《上林赋》,自此官场之上便一路平步青云。官场得意之后的司马相如却并没有将和自己私奔的发妻放在心上,曾经的患难与共,情深意笃都被抛诸脑外。之后便产生了休妻的想法,但是又不好直接说,于是便给远在成都的卓文君寄去了一封家书。

在卓文君收到司马相如自长安寄来的十三字家书之时,或许她还并没有想到自己放弃优越的生活跟着一个穷书生一起当垆卖酒会沦落到要被抛弃的地步。十三字家书的内容极其简单,却也最伤人心,毕竟司马相如可是一个靠着文章就让当今圣上对他宠爱有加的人。家书中是十三个简单的再简单不过的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如卓文君,看到这封家书的时候就已经什么都明白了,“万”上去便是“亿”,家书中却并省掉了这个字,“亿”谐音“忆”,没有“亿”便是“无亿”也就是“无忆”,在两个聪明人眼中,这样的家书最简单不过,司马相如去了长安这么久,一封家书便道尽了自己对卓文君已没有丝毫的眷恋之情,暗示自己对于两人的过往已经没有回忆了。

梅庵琴谱

能为了一首情真意切的琴曲就能和司马相如私奔的卓文君,岂是那么容易就放任司马相如抛弃自己的,于是怀着悲痛的心情回了司马相如一封《怨郎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看到这封家书之后的司马相如羞愧难当,虽是打消了休妻的念头,但是仍动了纳妾的想法,开始对卓文君冷落有加,感受到这种冷落的卓文君再次写了一首《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试图挽留自己的爱情,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给自己写的信之后,既感叹自己妻子的才华横溢,又感愧于自己对妻子的不忠,之后便打消了纳妾的念头,二人最终白首不相离。

书中记载的《凤求凰》的故事最终来说还是完美的结局,但是已经动了离婚,纳妾的念头的司马相如,真的能因为两封信便放下这样的念头吗?你相信嘛?

我是洛水琴客,喜欢古琴,喜欢传统文化,就请用力的点赞转发加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