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家家都有的搪瓷杯就是珐琅器,你知道吗?


搪瓷杯、搪瓷罐、搪瓷壶……各式各样的搪瓷器物,是很多中国人小时候的记忆。曾几何时,家里的脸盆、牙缸、灯罩、饭碗都是搪瓷制品。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迈入21世纪之后,搪瓷制品像听到了集结号一样,“嗖”的一下全体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现如今,要找搪瓷制品,首先想到的就是各大城市争相新建的那些文化创意园或商业街,不过里面兜售的搪瓷制品已经不是日用品了,而是一种象征集体记忆的文化符号。

作为文化符号的搪瓷商品

说起搪瓷工艺,大部分人第一时间会与那些常用的日用品联系起来,殊不知在1956年中国制定搪瓷制品标准之前,人们将搪瓷这种工艺称为“珐琅”。在很多人的心中,珐琅器是“精致”的代名词,怎么会跟接地气的搪瓷器扯上关系?


搪瓷与珐琅


所谓搪瓷,指的是金属外面的那层类似“釉”一样的东西,无论是金、银、铜、铁、钢、瓷质的各种胎体,只要外层用这种“无机玻璃质材料”包裹,都可以叫做搪瓷。更重要的是,搪瓷早年间的叫法就是工艺品中常提到的那个珐琅。名字一变,立刻高大上起来了。难怪古人说:名不正言不顺。讲搪瓷还得先从珐琅开始。

掐丝珐琅熏炉(局部) 清 乾隆

明清两代,甚至还有专为皇家制作珐琅器的官方机构“御用监”和“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创造了数件佳品,流传至今。

珐琅最早出现在古老的东罗马帝国。公元1253年,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西征,实行“唯匠可免”政策,珐琅银器由随军工匠从东罗马帝国传入中国宫廷,从此成为了皇室尊贵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元朝时期,云南珐琅银器的制作工艺从云南传到北京。明朝景泰年间,“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发展至巅峰,成为京城的时尚绝技,这种用蓝色珐琅釉料为主的绚烂工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景泰蓝”。

这种独特的工艺,在清末之前一直都是宫廷独享,俗话说“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足以证明它尊贵的地位。

掐丝珐琅被历代帝王当作独一无二的皇权象征。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宫里吃年夜饭的时候,唯有皇上用的是“景泰蓝”餐具,陪宴的亲王贵胄用的都是瓷或银质餐具,珐琅器的尊贵可见一斑。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 明宣德 御用监制造 清宫旧藏

说了这么多,珐琅和搪瓷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它们原本指代的,都是无机玻璃质材料在通过熔融凝于金属胎体后,与金属牢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简单来说,就是在金属上作为颜料使用的一种混合物。只不过珐琅器通常以贵金属(如金、银、铜)为胎体,搪瓷器则以铝、钢等为胎体。


在中国,直到1956之前,“珐琅”都与“搪瓷”同义。1956年后,搪瓷制品有了规范的标准,普通的搪瓷制品大部分为日常使用,而珐琅则作为“艺术搪瓷”,成为了工艺品的专属称谓。


旧时搪瓷制品的制作过程

珐琅工艺虽然是由波斯传入中国,但心灵手巧的中国工匠很快就掌握了掐丝珐琅的的制造技术。

他们将其与中国传统的金属制造工艺、镶嵌工艺、漆雕木雕工艺有机地融为一体,改良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金属胎掐丝珐琅工艺。在造型、图案上也实现了本土化,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

掐丝珐琅团花纹菱花式火锅 清晚期

清朝,火锅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据说,他曾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多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清朝宫廷的珐琅火锅食具,体现着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精致。

如今,珐琅器已不再是帝王独有的物件,但它本身所蕴含的曼妙纹饰和富丽色彩,却不会因此而失去光华。

所以,奶奶家的脸盆与如今为收藏家所追捧的珐琅器,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亲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