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游枫木井

在灌阳县新街镇青箱村的下村,村中有一水井,井边用青石圈起,井深约五尺,清可见底,井中有红鲤数条,鱼游可鉴。

井水冒出,其下又新砌几个小池,几位村姑村婆,在池中洗濯。

为遮风蔽雨,池上盖了一块铁皮顶篷,实用倒是实用,如果改做一座仿古的亭子,效果想必是更佳,估计是受制于资金不足吧!

篷下有横栏,写有诗三首。

一首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写的是朱熹读书后的感受,用在这里,似乎有点不妥当。

中间还有一首,名叫《枫木井》,不知诗为何人所作,诗曰:井清如鉴映日月,甘洌可口润苍生。源源不断银河水,财源滚滚长万年。我觉得,判断一首诗的好坏,一是得看这首诗是否有想象力,二是看这首诗是否有感染力。如果按这两个标准来判断,这首诗并不怎么样。

第三首是一首律诗,名叫《咏枫木井》:红花绿草沐春分,好水新开古井恩。解渴清神云客爽,浣衣濯足望民欣。怀乡念远银河月,报本思源赤子心。汩汩滔滔流不尽,山槐水泽后来人。此诗也不知作者,但情盛而无景,没有写出枫木井的特点,也不是特别好。

井边立有一碑,上书维修古井的始末和捐助人姓名。

原来,这个枫木井是青箱村古八井之一。

碑上的对联写得很有气势:井清如镜蓄日月,源泉似德润苍生。在这里赞一个!

行文至此,我也来舞点文,赋一首七绝。

七绝.游枫木井

都庞逶迤列天边,一镜清泉惹众怜,

枫木不知何处去?空流碧水伴愁眠。

我认为,写一首律诗,最好配一个白话版,让别人一下就能读懂你的诗中所表达的意思,不然,总让别人猜啊猜,现在是快节奏社会,别人可没有那么多闲工夫,去揣摸你的“名诗”。

游枫木井(白话版)

巍峨的都庞山脉

绵延逶迤列在天边

一汪清泉像一面镜子

是那么清丽脱俗

惹得众人爱怜

那曾经长伴长依的枫木

不知到了哪里?

只留下这口古井

碧水空流

伴着愁怅入眠。

注:现在的枫木井已不存在,取代它的,是一口小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