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飘色惊艳世界,看小孩在上面“飞”!


4月7日,广州市番禺区第七届民俗文化节开幕式暨沙湾飘色民间艺术巡游系列活动在沙湾古镇盛大开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番禺沙湾镇的北帝诞都会举行一项糅合材料、力学、音乐、造型、装饰等工艺的本土特色活动——沙湾飘色。


飘色是流行于广州番禺等地的一项民俗活动,最初作为迎神赛会艺术巡游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以色柜作为展示舞台,色柜上坐立着的人物造型称为“屏”,凌空而起的称为“飘”,二者由中间的色梗连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表现某个民间传说或戏曲故事片段。其中,番禺的沙湾飘色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
沙湾飘色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其精致巧妙的飘色被誉为是“凝固的戏剧、活动的雕塑”。沙湾飘色糅合了戏剧、杂技和装饰等艺术成分,凝聚着许多民间艺术者的智慧。2000年5月10日,沙湾飄色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非遗名录。

飘色是用人体形态、服饰、道具等来扮演和展示故事情节的一瞬间,把内容定个下来,选择最典型、最有代表的形态把故事、事物的内涵展现出来。其造型层次丰富,每一板色的色柜、“屏”“飘”由下至上形成了三层立体的结构造型。
沙湾飘色着重突出色梗装饰上的飘、艳、奇、巧四大特色。色梗是一板飘色的灵魂,实际上就是支撑表演者的一条钢枝,但这条钢枝隐藏了一板色的全部奥秘和趣味: ‘飘’,飘逸很重要;‘艳’,要令观众感到惊艳,看起来五花八门,有竹子、有树木,例如富贵竹上面坐着一个小朋友;‘奇’、‘巧’,装置的设计巧妙,例如一支铁支升起一个小孩子,很多人觉得这个物件无法承受这个重量,观众因此而感到奇特。
这不是杂技表演现场,而是广州特有的沙湾飘色巡游场面。身着华丽戏服的小孩高高“悬”在空中,或巧妙地站在一片芭蕉叶上,或凌空手扶着一支长枪,或轻巧地被一只“小鸟”托起,表演者从容不惊,在人群惊呼声中挥洒自如。

由于色仔装扮和演示的神情动作直接影响到整个活动的水平,因此挑选工作都是由老师傅来亲自把关。为让所有报名的小孩都有平等的机会,他们让小孩轮着站在“色梗”上,逐一筛选合适的表演者。并不是谁都适合的,为达到“飘”的作用,年龄、体重、身高都有一定的要求。
除了体重达标之外,还需“胆够大、唔畏高”。小孩有胆就行了,让挥手他能挥就行了,如果他害怕那就不行了。上了色梗就知道,上面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一般是三、四米高,最高的有六米高,要在上面呆两个小时左右,畏高的小孩就做不来
挑选“色仔”是沙湾飘色的重要环节。传统飘色中的小孩,家中非富则贵。因他们演出时都要穿金戴银,一来剧情需要,二来也可以此显示富有。沙湾一带有着争献子女做屏和飘的习俗,据说要是被选中扮色,说明自己的子女长相俏丽和家中殷实。二是相信扮色可助聪明健康,成长顺利,祛病挡灾,全家平安幸福

除了“屏”和“飘”,负责一板色的还有近20人,其中有2人负责专门抓叉,来保障小朋友的安全 抓叉的人在演出过程中什么都不要看,一定要保障小孩的安全。如果小孩位置没变动就没事,如果位置变动了,小孩就一定会掉下来,就算变动了色梗也不会立即就断。抓叉的两个人非常关键,靠经验和感觉来判断,所以一定要找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傅。
沙湾飘色人物造型设计华美,色仔所穿衣服古典、华丽,以所饰人物年代、身份来配搭服饰和脸谱。其色彩斑斓多姿,不论是其主角飘和屏,还是处于陪衬地位的色标、罗伞,均大量采用了红、黄两种汉族人民认为喜庆的颜色,间中配以粉红、粉蓝、翠绿等艳丽的颜色,给人一种光辉灿烂、五彩缤纷、喜庆吉祥的感觉。
沙湾飘色起源于明代中叶至晚明时期,由沙湾北帝诞迎神赛会娱神节目发展而来。清中叶至民国初年达到全盛,改革开放后复兴,内容与技巧经历了三次大创新。现村中仍存有一百多年前的色柜和色梗。传统的沙湾飘色活动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举行,由乡中各坊里轮流组织,每次出20-30板色,以八音锣鼓伴奏,在主要街巷巡游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