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优美禅诗,诗意,禅意盎然其中,静心一读便觉云淡风轻

禅诗多是僧人和文人修行悟道生活的诗,诸如山居诗、佛寺诗和游方诗等。表现空澄静寂圣洁的禅境和心境是这部分禅诗的主要特色。这些诗多写佛寺山居,多描写幽深峭曲、洁净无尘、超凡脱俗的山林风光胜景,多表现僧人或文人空诸所有、万虑全消、淡泊宁静的心境。静下心来读一读这些充满诗意和禅意的诗歌,便觉云淡风轻。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常人观念上总是生乃可喜,死亦可悲,而在悟道的人看来,幻生幻死,生就是死,有生必有死,何必到死的时候才悲哀呢?人生如浮泡、如阳焰、如梦幻,毕竟终归于一掊黄土,生与死都是一样的。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庄稼本身就是生命,而这种生命结出来的果实,又使人们可以维持生命,让人的生命得以生存繁衍,在劳动中,人的心灵得以滋养。所以参加劳动,就是参与到了宇宙生命的大循环,在插秧之中低头看到水中的天,随时都可以有一种领悟。农夫手插秧苗,只有倒退着走才能把活干完 。这里禅者提醒我们;心灵的提升应该把名利看淡一些,即使失去了一些现实中的利益,也不应该过于牵挂。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人就如同铁树,花就是悟,人难悟正如同铁树难以开花。如果每个人都懂得遵循自己的本性,世间就会如同云水一般和谐自然,只有每个人的佛性得以彰显,人间各界才会有真正的和谐与平安。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假如我们用花来比拟人生,花开花谢是无常,人的有生有死也是无常。人与花的事理一样,世间没有不变的东西,没有独有的东西,一切都要仰赖姻缘才能存在。珍惜目前所拥有的姻缘,是非常重要的。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人与人之间相处,如果自己要求的少而付出的多,不但自己对自己会满意,他人也会有若干回馈,这就是美满。即使付出很多而未得到任何回馈,也会觉得美满,因为于心无愧。用这种心态来对待家庭、朋友、社会,则可以时时刻刻都在幸福和美满之中。如果不能实践这种生活体验,那的确是寻春不见春,纵然身在春天也看不到春天。

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松风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窗前一轮明月高挂在半空中,发出皎洁的光芒。一如我们内心的菩提圆觉,照彻一切烦恼无明。“净莲深栽浊世中”,身处五浊恶世中,我们不必逃避,要如同清净的莲花,在污浊的泥土里一样吐出芬芳的香气来,化烦恼为菩提,化火焰为红莲。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人活在世界上,就好像局促在那小小的蜗牛角上,空间是那样的狭窄,还有什么好争的呢?人生短暂,就像石头相撞的那一瞬间所发出的一点火光,转瞬就过去了。人生不论穷富,不必太过于斤斤计较,应该尽量放宽胸怀,随时保持心情的愉快,这才是处世之道。

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凡事不必苛求,也不必计较,既来之,则安之;遇事不要皱眉,笑了就笑了;结果不要强求,做了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