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穎琪(Caroline Hu)榮獲首屆BoF China Prize大獎

胡穎琪(Caroline Hu)這位設計出“日常的高級定製時裝”(daily couturier)的設計師,雖然面臨商業化的挑戰,但仍然因為其突出的設計及工藝獲得了評委們的高度讚賞。

中國上海——經過多輪激烈角逐後,胡穎琪(Caroline Hu)成為首屆 BoF China Prize 的獲勝者。胡穎琪從六隊入圍決賽的年輕中國設計師及設計師組合中脫穎而出,她獲得了 10 萬美元的現金大獎,以及接受包括連卡佛(Lane Crawford)、OTB 集團及 Reebok 等 BoF 社群的職業指導。

“我真的很開心,”胡穎琪說道,“但我對這個結果還是很驚訝,我挺需要經濟上的支持,我現在對於建立自己的品牌這件事,變得更自信了。”

“我在每條裙子上都要花最少 6 天時間。”她補充道。“我計劃建立一個手工作坊,並保留一些高級定製的元素。我希望在下一個系列中,做出更多能投入生產的產品。”

評委後排左起:Susanna Lau,Andrew Keith,Renzo Rosso,陳冠希,王汁,劉馨遐,Julie Gilhart,Imran Amed,餘晚晚和曉雪參加2019 首屆 BoF China Prize |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為BoF拍攝

首屆大獎舉辦地位於南京西路商圈購物中心興業太古匯(HKRI Taikoo Hui)多媒體功能廳。

BoF China Prize 中國大獎由 Yu Holdings 與 BoF 聯合舉辦,是首個專門為中國設計新秀舉辦的國際性大賽。Yu Holdings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餘晚晚(Wendy Yu)在超過 500 位業界高管及創意領袖的見證下,將大獎頒發給了胡穎琪。“這只是個美好的開始,” 餘晚晚說道,“我們很期待你在九月倫敦時裝週的大秀,我們也將持續為你提供支持及幫助。”

“我們相信天才,” BoF 500成員、上海時裝週副秘書長,同時也擔任本屆大獎特別顧問的呂曉磊與 BoF 分享道,“但在中國市場,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把握好‘溫度’。我希望 BoF 及這次的評委及導師能夠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幫助她做好各個商業渠道,提升消費者的認知。我覺得設計師也要換位思考,考慮到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Caroline Hu的參賽系列 |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為BoF拍攝

胡穎琪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主修女裝設計,之後在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獲得了時裝設計與社會碩士學位。胡穎琪現居紐約,曾在 Tory Burch、Alexander Wang 及 Jason Wu等設計室工作。2018 年,她推出了同名品牌 Caroline Hu,以藝術作品為靈感,利用定製工藝創作出浪漫而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胡穎琪與 5 位其他才華出眾的設計師從週五一大早就開始進行服裝展示。當胡穎琪上臺時,她小聲說道:“不好意思,我不大說得出話,但沒事,我會盡量說……我來自深圳,目前在紐約工作與生活。嗯,這就是我設計的系列。”

Xu Zhi的參賽系列 |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為BoF拍攝

她棉花糖般的薄紗裙設計令評論家和媒體人驚豔不已。交替層疊的面料使她的作品充滿了浪漫色彩,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印象派畫作的影子。通過大量貼花裝飾,胡穎琪採用解構主義的手法詮釋了動態之美。

她的 2019 秋冬系列靈感來自馬蒂斯(Henri Matisse)的畫作《一名正在閱讀的女性》(A Reading Woman),作品呈現出閒適心態,激發極度私人化的想象。以浪漫主義為根基,重視製衣工藝及細膩設計,胡穎琪的衣服使用真絲、蕾絲、薄紗等材質,通過不同的技法交織在一起。

Shuting Qiu的參賽系列 |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為BoF拍攝

“如果你想自己開公司,就不可能每一條裙子都自己做。”Amed 對胡穎琪提醒道,評委陳冠希也表示贊同。

“你必須要找準商業和創意之間的合理平衡,而這個過程恰恰是最難、最痛苦的,” 陳冠希開玩笑道,“就連我自己都會覺得很難。但你的設計裡有不少元素可以直接用在別的設計上,而不是都要做定製。”

除了餘晚晚、Imran Amed、陳冠希與 Rosso,全部 12 人組成的 BoF China Prize 評審團成員還包括時裝顧問 Julie Gilhart、連卡佛載思集團總裁 Andrew Keith、英國時裝博主 Susanna Lau、Labelhood 蕾虎創始人劉馨遐、《ELLE 世界時裝之苑》首席執行官兼編輯總監曉雪以及中國時裝設計師王汁(Uma Wang)。Victoria Beckham 與 BoF 特邀編輯 Tim Blanks 儘管沒有到場,但也從倫敦發來了他們的評審意見。

Amed 重申了他去年創辦此獎項時提出的觀點,“有了我們不斷壯大、位於上海的 BoF 中國團隊,我們在發掘、培養與提攜具有全球潛力的年輕設計師方面,處於極為獨特的優勢地位。我們篤信,將中國的新興設計人才介紹給全球各地的時裝界,不僅是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也是一個獨特而重要的機會。” 他還指出,BoF 的中文版本網站——BoF時裝商業評論——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迎來創辦五週年的紀念時刻。

Staffonly的參賽系列 |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為BoF拍攝

與胡穎琪共同參與展示的五位中國設計師與設計師組合,在現場也同樣呈現出了中國年輕設計師的審美觀與設計手法的獨特力量與廣度。本屆 BoF China Prize 的決賽入圍名單是從超過 100 份參賽申請中最終選出。銳步(Reebok)將在下一階段的發展中,支持全部六位 BoF China Prize 決賽入圍設計師。

同樣畢業自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的 Xu Zhi 的設計師——陳序之,也帶來了他標誌性的、流蘇綴飾的優雅男女裝造型。在解釋為何流蘇成為品牌的標誌性特點時,他說:“流動中的流蘇真的很美,它是柔軟的,富有女性氣質的,但同時也是堅強的。”

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的畢業生裘淑婷所創作的時裝造型,受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影響的啟發——印度,以及和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這位“極多主義者”的設計融合了一系列鮮豔色彩與風格強烈的圖案。

PH5的參賽系列 |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為BoF拍攝

展示中最令人稱奇的是來自 Staffonly 的設計師周師墨和溫雅。她們的模特似乎成為了智能手機控制下的“殭屍”,靈感來自中國無處不在的消費主義與電商物流的配送日常。就算是一條戰壕風衣的腰帶,或是類似包裝膠帶的大衣內襯,似乎都包含了巧妙的揶揄。

“這回的靈感實際上來自這樣一條新聞,有些父母實在太擔心兒女到了年紀不好結婚,”溫雅說,“為了幫一把他們的兒女,所以他們甚至開始相互分享(兒女們的)在線購物信息。”

PH5 的兩位設計師張米佳和林維度,展示了她們在林維母親東莞工廠研發的高科技針織品。評審團成員們除了對她們的處理手法讚賞不已,自然也包括她們可持續的“零浪費”設計思路,十分熱切地詢問她們是否可以成長為以針織品為強項的行業巨頭。PH5 已在規劃一條獨特的發展路線,與汽車品牌 Mini 展開了非同尋常的聯名合作,還為運動手環品牌 Fitbit 設計了專屬的手環。

Pronouce 的設計師李雨山和周俊則表示,他們在 2016 年創建個人品牌,是因為一開始在市面找不到自己想穿的衣服。二人這回展示的造型包括一套帶有深紅色細節的中山裝、西裝夾克,以及帶有熒光窄條細節裝飾的長褲,作為對運動服飾的巧妙致敬。

Pronounce的參賽系列 |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為BoF拍攝

評審團成員們讚揚他們啟用意見領袖的商業策略,但李雨山也說道,“這其實不是一種策略。他們喜歡我們做的衣服,也喜歡我們兩個人。”

最終,在 Amed 的 BoF China Prize 評審總結陳詞以及對胡穎琪的交流中,他說道:

“Caroline,你是真正的新星。”

Yu Holdings為BoF中國大獎首席合作伙伴

Reebok為BoF中國大獎的合作伙伴

OTB為BoF中國大獎的設計師職業指導夥伴

上海時裝週為BoF中國大獎的戰略合作伙伴

騰訊為BoF中國大獎的平臺合作伙伴

興業太古匯為BoF中國大獎場地合作伙伴

今日討論

你對胡穎琪未來有什麼樣的期待?

“今日討論”是BoF時裝商業評論新開闢的討論欄目,歡迎與我們分享您的看法、建議和觀點,我們將在每個月為最佳討論參與者寄出精心準備的禮品。

Liberty 任命 CMO

J.C. Penney 任命 CFO

Bottega Veneta 任命EMEA CEO

意大利版《Vogue》創意總監 Giovanni Bianco 離職

Boden 任命 CTO

聯合利華任命美容和個人護理總裁

Theory CEO 離職

Glossier 任命內容負責人

Paul Surridge 辭去 Cavalli 創意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