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如何“深刻”,这里有方法!

许多人总以为记叙类文章与深刻无关,但事实却是记叙文越有深度,分数就越高。文贵感人,意贵服人。无疑,好的记叙文离不开文采与意境,但若能用深刻的思想来点化文采、意境,就能产生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1.换种思维,深入理解

生活中的事看似繁琐平常,但是却常常包含哲理,只要换一种思维方式或角度,深入理解生活,那么诉诸笔下的生活内容更容易做到既深刻又富有新意。如表现常见的“母爱”主题,正面描写母亲爱子之举的文章往往铺天盖地,此类对母亲的解读往往流于形式,实难再吸引人,但若有考生写母亲严厉“阿斥”的温暖或者“藏”了一半的爱来赞扬母爱的理性和母亲教子的高超艺术,对比之下对母亲的解读明显更深刻,高低立见。

2.巧妙克隆,注入新意

在任务驱动型和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今天,贴近自己生活的素材无疑是记叙类文章最佳的选择。但是纵观各地考场,满分作文中仍不乏从教材或者典故中取材,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构思,巧妙“克隆”出来的佳作。这类巧妙克隆佳作以绝妙的点化手法注入时代新意,使典故、名段变得活色生香,成为与直接书写时代生活并驾而驱的第二种深刻。当然,这种写法的关键是要建立起“古”“今”联系,并让“古”为“今”服务不能空谈,要有实际内容,要揭示生活的内涵情理。

3.寓意深远,多用曲笔

寓意,是指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具体来说,文章“寓意深远”的特点指语言含蓄,有意蕴,多使用曲笔,整体上以实写虚,有暗示性、隐喻性,对读者有启发意义。写寓意深远的文章不一定用寓言体,在一般的记叙类文章中作包含寓意或带有象征意味的观点表述,同样可以使文句有意蕴,使文意有寄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