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夜晚的宁静,容易让人情感爆发,心里有故事的人,不管多么坚强,总会有压抑不住的时候,。阴雨不断的夜晚,最容易让人感到忧伤,让人的脆弱无处躲藏。

李清照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国家遭逢劫难,丈夫病逝,她独自一人带着文物书籍南渡。在封建社会,战乱的年代,一个女性要活下去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李清照还带着许多文化瑰宝。经历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后,李清照暂时安定了下来,在一个下雨的夜晚,听着窗外雨打芭蕉的声音,她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添字丑奴儿》: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不知是谁在窗前种的芭蕉树,现在已经长大成荫,遮盖了整个庭院。那芭蕉树的叶子舒展,蕉心卷曲,每叶每心,或舒或展,都似有深情。

我满怀忧伤,难以入睡,偏偏又下起了雨,淅淅沥沥,响个不停。雨滴点点落下,好像在敲打我的心扉,我这北方人听不惯,只好披衣起床。

“丑奴儿”这个词牌比较常见,“添字丑奴儿”就是在“丑奴儿”原来的调上,在上下片的第四句各添入二字,由原来的七字,改组成四字、五字两句。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李清照看到院子里的芭蕉已经成长,非常喜悦。芭蕉的叶心长卷,一层层不断向外舒展,覆盖着整个庭院。李清照立于窗前,受到绿叶的庇荫,仿佛感受到了芭蕉对人的深情。而这也是诗人自己的深情,虽然蕉叶“阴满中庭”,不断向外舒展,但李清照愁绪满怀,郁郁寡欢,这蕉叶就好像是李清照绵绵的情思,是她思念故乡的深情。

上片是在室内看芭蕉,下片则写卧听雨打芭蕉。李清照从北方逃到南方,经历了种种打击,身心俱疲,此时是深夜难眠,却又下起了夜雨,不断敲打着芭蕉。点点滴滴就好像在敲打她那颗脆弱而忧愁的心,愁上加愁,李清照再也无法入眠,只好披衣起床,等待着天亮。

下片从“卧听”到“披衣起床”,这一系列动作,实属李清照的无奈之举,也表现了她内心的万千愁绪。芭蕉原为南方植物,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常在露天栽培以供观赏,李清照山东人,从北方来,自然是听不惯这雨打芭蕉的声音。从这一句“不惯听”,我们也能感受到她浓烈的思乡之情。

这首词历来评价也很高,《漱玉词评说》评价曰:“情若动人,伤若动人,而哀亦自动人。岁月摧残,时世飘零,所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神味’一义之核心豪放之精神,‘气’、‘情’为其两要素,李易安此作虽未到豪放之境,而其中之‘情’固深,如上片所写寻常景物,所谓‘有余情’者,自是作者之深情耳。若下片之‘愁损’两句,则情之为凄凉者矣,而深情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