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上海|陈思和╳葛亮:文学中的传统与日常书写

此情可待成追忆——文学中的传统与日常书写

嘉宾:陈思和 葛亮

地点: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 陈思和教授曾在《北鸢》一书的序言中对本书如此评价:用委婉空灵的文学语言来展开日常生活细节,从中隐约可见传统文化的阴影和现代文化的转型,人物也是在半新半旧的纠结中逐渐改变命运。

在传统与日常中,一位学者、一位作家,从己身出发,探寻变革中的书写,在时代的诸般变化中,“过去”是如何“鼎新”?传统的幽灵又是如何藏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跃然纸上,流诸笔端?

两位写作者将和众多读者一起,躬身反照,拓取散落的历史碎片,追忆彼地,洞贯共情。

嘉 宾 简 介

► 陈 思 和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著作有学术传记《人格的发展—巴金传》,编年体论文集《笔走龙蛇》《鸡鸣风雨》《犬耕集》《谈虎谈兔》《草心集》《海藻集》等十几种。

► 葛 亮

原籍南京,现居香港,任教于高校。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作品出版于两岸三地,著有小说《朱雀》、《七声》、《谜鸦》、《浣熊》、《戏年》,文化随笔《绘色》,学术论著《此心安处亦吾乡》等。2016年新作长篇小说《北鸢》斩获两岸三地多个文学大奖。

《北鸢》是葛亮书写近现代历史、家国兴衰“中国三部曲”的第二部,历时七年,是继上一部《朱雀》之后的最新作品。

小说以主人公的成长为起点,资本家家庭与走向没落的士绅家族的联姻为主线,勾勒民国最风起云涌的断代。跌宕的人生传奇喻于日常,入微而惊心动魄。切肤感受来自大时代的痛楚与体温;大时代的辽阔与丰盛;大时代人的微渺与心的旷达。那个时代的市井像貌、政客、军阀、文人、商人、伶人在他的笔下复活再现,生动的勾勒出一幅民国社会的生态图景,笔触起落之间无不映照大时代的风云翻涌。

扫上方二维码即为京东购书页面

点下方“阅读原文”,跳转到当当购书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