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细数那些能被历史记住的作家(小说篇)

本文所要讲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是钱理群先生界定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在钱理群先生著作的基础上加上个人理解,笔者按主要成就将作家归于小说(分为纯文学小说和通俗小说)、散文、新诗和戏剧四大体类中。

《新青年》

因为《新青年》杂志是现代文学最早的文化阵地,所以把它放在第一位。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主编为陈独秀。1917年,陈独秀被北大校长蔡元培聘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亦迁至北京。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和周作人都在其上发表了文学理论方面的文章,对文学革命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四卷,此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

纯文学小说

1. 鲁迅

鲁迅先生未现代文学第一人,小说代表作《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鲁迅先生未创作创篇小说,以上所述都为中短篇小说集。单篇作品中历史意义最为重大的是《狂人日记》,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文学成就最高的是《阿Q正传》,它意味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此外,《孔乙己》、《明天》、《药》、《祝福》、《孤独者》和《铸剑》等作品也不容忽视。

另外,鲁迅大半的心血其实都倾注在了杂文领域。代表作有《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和《且介亭杂文》等。他的杂文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否定性和攻击性,这不仅使得当年的敌人害怕,也使得今天的敌人害怕。

2. 茅盾

茅盾开创了社会剖析小说,代表作有《幻灭》、《子夜》、《林家铺子》、《蚀》和《春蚕》等。鲁迅的小说展现的是中国的乡村,茅盾则做了一个重要补充,他展现了在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下走向现代化的都市生活。相较于鲁迅的单纯严正,在小说结构方面茅盾做出了重大突破。布局宏大严谨,人物众多,情节纷繁复杂,线索严密完整。

3. 老舍

老舍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代表作有《老张的哲学》、《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等。老舍注重文化,在铺写世态的过程中很好地展现了现代性变革中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和心理。他以北京话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语言,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在地方化和个性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4. 巴金

巴金可谓是“青春文学”的开创者(此处说的并非当今以恋爱及疼痛为主的那种),在他的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个青年世界,代表作有《雾》、《雨》、《电》(《爱情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和《寒夜》等。巴金以战士的姿态进行小说创作,大多书写的是青年一代的反叛及旧家庭的崩溃。讴歌青春的同时又抒发青年人的苦闷,这是巴金最打动读者的地方。

5. 沈从文

沈从文被称为文体作家(文化小说、诗小说或抒情小说),代表作有《三三》、《长河》、《八骏图》及《边城》。沈从文的最大贡献是建立起了他独特的“湘西世界”,他作品中的文化、诗意及抒情都来源于湘西那块神奇的土地。同时他又以一个乡下人的眼光审视城市文明,在作品中展现了城乡结构本质上的对峙和分歧。

6. 钱钟书

钱钟书是讽刺小说的集大成者,代表作《围城》及《人.兽.鬼》。他小说的主旨是揭露中上层知识界的众生相,描绘处在封建文明与西方文明夹击中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围城》中描绘的不止是婚姻的困境,而是人生处处都是围城。这是一种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困境,从中流露出了深深地孤独感和宿命感,可谓是对人类整体生存的一种观照。

7. 萧红

萧红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小说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个人认为她比沈从文更应该被称为文体作家),代表作有《生死场》、《马伯乐》、《小城三月》和《呼兰河传》。萧红自由地出入于现在与过去、现实与梦幻、成年与童年之间,从中透露出一种女性纯净的忧郁美。并且,她本人一生的颠沛流离就是一部小说。

8. 郁达夫

郁达夫虽不是自叙体小说的开创者(郭沫若更早),但他却是自叙体小说潮流的引领者,代表作有《沉沦》、《鸢萝集》和《忏余集》。郁达夫侧重于对本人心境的大胆暴露,对于灵与肉的冲突及变态心理毫不避讳,使读者能够真实地触摸到作者的脉搏和灵魂。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可视为民族性的忏悔,而郁达夫个人式的忏悔是对鲁迅的重要补充。

9. 赵树理

赵树理被称为人民艺术家及文摊文学家,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记》、《福贵》和《李有才板话》等。作为鲁迅之后最了解农民的小说家,赵树理在作品中展现了新时期的农民在翻身时精神状态的变化。他创作出了一种纯文学意义上的通俗小说,代表了解放区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作为解放区作家,他的作品也存在一定局限。

10. 庐隐

庐隐是最具五四气质的作家,代表作有《海滨故人》、《归雁》和《女人的心》。庐隐用哀伤的笔调描写了五四一代青年复杂的感情世界,尤其是女性追求爱情和自由最后却只能尝到苦果的实际情景。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萧红,其实跟萧红一样,庐隐也有孤独地童年、不幸地婚姻和短暂地一生(36岁难产逝世)。

11. 废名

废名是郁达夫和沈从文之间的一个连接者,代表作有《竹林的故事》、《浣衣母》和《桃园》等。他用冲淡、质朴的笔调描绘了未被现代生活污染的农村世界,表现了带有古风民采的人物的淳朴美德。同时他还借鉴了古典诗词的简练、含蓄和留空白等经验,在小说的文体上做了很大试验。

12. 许地山(落花生)

许地山是一位宗教色彩特别浓重的作家,代表作有《命命鸟》、《玉官》和《春桃》。许地山是一位宗教研究家,这使得他深切地体验到了宗教的内在情感,而且是佛教和基督教兼备。他的作品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富于想象,注重以情动人,同时亦注重情的含蓄之美。

13. 叶圣陶

叶圣陶是最早反应知识分子灰色生活的作家,代表作有《穷愁》、《隔膜》和《潘先生在难中》等。叶圣陶是逃难题材的开创者,自他之后许多讽刺小说家都善用这一题材达到讽刺的效果,如茅盾、张天翼和沙汀等。叶圣陶是一位接近于鲁迅的作家,对社会黑暗及精神病态的揭示都是极为辛辣的。

14. 郭沫若

郭沫若在小说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但不可忽视他是许多小说文体最初的实践者,代表作有《鼠灾》、《未央》和《残春》。《鼠灾》和《未央》开创了自传体小说,《残春》是中国最早的意识流小说之一。虽然郭沫若的这些作品都不太成熟,但对于文学史来说还是有其独特意义的。

15. 施蜇存

施蜇存是最早采用心理分析手法的海派小说家,代表作有《李师师》、《梅雨之夕》和《凶宅》等。他是第一位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派作家,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创作小说,由人的内在生命来表现人性,表现男女情爱。

16. 穆时英

穆时英是新感觉派的鬼才圣手,代表作有《公墓》、《上海的狐步舞》和《黑牡丹》等。新感觉派是以横光利一及川端康成等人为代表的一个日本文学流派,是现代派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穆时英创造了独特的修辞和用语,使得都市第一次成为了文学上的审美对象。

17. 丁玲

丁玲是一个坚持女性立场的革命女作家,代表作有《水》、《莎菲女士的日记》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丁玲有敏锐观察力和思想穿透力,早期作品中深刻地展现了过渡时期过渡人物的矛盾心理。之后到了抗日根据地,丁玲的作品中生动地展现了农村的阶级关系,从中透露出的是生活固有的复杂。

18. 冯至

冯至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但偶然尝试的小说《伍子胥》却是中国第一部象征体小说的杰作。冯至将伍子胥的逃亡故事与自身真实的人生体验融合在一起,用一个个散文诗的片段来表现各种人事、风物及在漂泊途中产生的感觉。在平静的风物之下,隐藏着一颗不安地灵魂。

19. 汪曾祺

汪曾祺是沈从文的传人,《受戒》和《大淖记事》为复出后的作品,前期有《老鲁》、《鸡鸭名家》和《戴车匠》等作品。他的小说中呈现了“最后一个的**”这种模式,激起了人们心中永恒的怀旧之情。现代社会的缺憾,对过去纯净之美的倚重,汪曾祺的作品流露出的对完美人性的向往。

20. 孙犁

孙犁是一位浪漫的乡土小说写作者,代表作有《荷花淀》、《芦花淀》和《白洋淀纪事》等,他的作品大多是在当代创作的。孙犁的作品着重表现了农村劳动妇女的灵魂美,人情美,以此歌颂新时代、新农村的诞生。他的作品语言清新、明净、优美、细腻,宛如白洋淀中的荷花和少女。

限于篇幅,暂时只重点介绍以上20小说家。其他创作出重要小说作品的作家,下篇再做介绍。如冰心、王统照、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许钦文、冯沅君、凌叔华、蒋光慈、柔石、张天翼、沙汀、吴组缃、叶紫、艾芜、萧军、端木蕻良、萧乾、李劼人、姚雪垠、丘东平、路翎、师陀、周立波等作家。

另外,大家熟知的张恨水和张爱玲并未被遗漏,将放在通俗小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