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與人相處,記住三句話

境由心生,心情好了,世界就美了;心情亂糟糟,到哪都是氣嘟嘟。

人心本善,善在心,善在記憶。總是記得美好的人,是留存幸福。

人與人相處,貴在“角度”,待人待物,也許換一個角度,就是另外的結局。

人生一輩子,幾十年而已,與人相處,記住以下三句話,準沒錯。

1、看人,揚長避短。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缺點和優點,關鍵是看人的角度。你看別人的優點,常常誇獎他,就放大了他的優點,就引導了發展的方向。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其實你發現別人優點的時候,自己的心情也是愉悅的,是“賞心悅目”的感覺在看世界。

戰國時期,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大家一定熟悉。兩個人各有優點,但起初廉頗看到的卻是對方的“缺點”,因此憤憤不平,而藺相如看到的卻是兩個人的“優點”,因此和顏悅色,極力挽回兩個人的感情,最後促成“將相和”,國家太平。

古語云,用人之長,天下無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無可用之人。如果你是生意人,那麼懂得“揚長避短”看人,是欣賞了別人的優點,然後兩個人的優點加在一起,才是“強強聯手”;如果你是普通人,發現別人的優點,也是自己值得學習的地方,人生才不會迷茫。

2、幫人,幫到難處。

俗話說,錦上添花誰都會,雪中送炭還有誰?幫人要幫難處,別“作秀”。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那些卑微祈求你幫助的人,要不是真的落難了,也不會如初苦苦哀求,你扶人一把,別人一定會感激不盡。而那些本身就可以幫助,也可以不幫助的人,你去幫助他,反而覺得你是“巴結他,討好他”,並不會感激你,也許你的幫助,只是“餵飽了一隻狼”。

樂善好施沒有錯,但有的人是喂不熟的狗,即便見他落難了,也別幫助。否則還是惹禍上身。比方說,不懂感恩的人,喜歡暗中使壞的小人,武裝很深的“偽君子”,等等。

善有善報,那是因為對方也是善良的人。多少人,是“以怨報德”。所以,幫人要注意幫誰。

3、說人,不說痛處。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說人不說別人的痛處,不揭短,不處處爭強好勝。

說話是一門藝術。如果真的不知道說什麼才好,那就保持沉默。一件事,一知半解的,就別說;一件事,知道清楚了,但只要說幾句就好了,別說太明白;一件事,不知道,就一句也別說。

你看那些誇誇其談的人,往往就是不懂裝懂的人,一不小心就說道別人的痛處了,就得罪人了。

別總是心直口快,容易得罪人,凡事思考之後再說。繞開別人的“不愉快”,多說開心的話,多尋找別人的閃光點。把別人說開心了,就是讓自己更加自在。

當然,說話要說真話,別騙人。“忠言逆耳利於行”,但要“點到為止”,別一根筋。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