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遇事從來不願意麻煩別人,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我就是這種人,我來談談自己對這種心理現象的看法。

從小到大,我也是儘量不去麻煩別人,只要自己能做到的事情,絕不會找別人幫忙,甚至有些是關係很近的人,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想打擾他們。無論是上學還是參加工作,亦或是遇到一些特殊情況,我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自己該怎麼辦,甚至寧可放棄也不想麻煩別人。寧肯我借給別人錢,絕不會找別人借錢,如果受過別人幫助,那份人情一定會記一輩子。

如果讓我來總結“從來不願意麻煩別人”這種心理的成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不喜歡欠別人人情。

欠錢好還,欠下人情可就難還了。尤其是那種對自己有著明顯原則要求的人,最怕欠別人人情,因為人情這東西很難衡量,啥時候歸還,怎樣歸還很難說,往往有些事情還要觸及到自己的底線。某些你曾經求助過的人,而且當時也給了你幫助,隨後,他遇到問題了,可能你幫得到他,不過會觸及到你的底線。你不幫忙吧,顯得不近人情,不食人間煙火,幫忙吧,自己內心會很糾結。以前我曾替一個幫過我的朋友代筆寫過文章,當然,署名肯定是他了,我內心對這種事情其實很牴觸。奈何欠下了人情,必須還。

2,存在自卑心理。

“從不願意麻煩別人”,另一層含義就是不太喜歡和別人打交道。這是一種類似社交恐懼症的心理,或者說是某種程度上的自卑。這種人往往還自我感覺自立自強,因為不需要靠別人就能生活的不錯,其實,內心深處還是覺得自己能力不足,一方面怕遭到別人的拒絕,另一方面又覺得沒有回報對方的能力。類似這種人,在很多時候其實不太願意參加社交活動,更喜歡獨處。特別是在一些公開的大型場合,能不去就儘量不去,去了也是安安靜靜地坐著,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3,嫌別人來麻煩自己。

來而不往非禮也,不願意麻煩別人,還有一層含義就是也不想讓別人來麻煩自己。幫忙這種事情,還真得看自己的能力和心情,有些人自身很有能力,想要求他幫忙的人多了去了,可是他更願意簡單一點生活,不想被雜亂的人際關係打擾。那麼,除了冰涼的拒絕別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儘量不去麻煩別人,不給別人留下“求幫忙”的機會。

4,只是習慣了獨處。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雖然大部分人都很難擺脫社交,但也有一部分人習慣獨處,這種獨處不是脫離社會的獨處,而是儘量減少社交活動。我認識的很多文字工作者都喜歡獨處,尤其是在創作大部頭期間,最煩的就是有人打擾,而那種無法推脫的“人情忙”是這個時候最不願意看到的。為了減少這種事情的發生,只能在平日裡儘量不去麻煩別人了。

總而言之,“從來不願意去麻煩別人”的人大都可以算作善良之輩,因為他們遇事不只考慮自己,更考慮到了別人,他們有自己的做人底線。

當然,以上幾點僅是個人淺見,歡迎大家留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