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 南京如何作為



滬寧杭“黃金三角”示意圖。 製圖:沙婕 楊凡


掃碼關注“紫金山觀察”

這幾天,寧杭生態經濟帶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3月30日,一場高規格的跨省區域合作論壇——寧杭生態經濟帶建設論壇在南京市溧水區臥龍湖會議中心舉行。南京、杭州、湖州、無錫、常州、鎮江等江浙六市,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江蘇省、浙江省發改委有關負責同志,以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等齊聚一堂,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共商寧杭生態經濟帶建設大計。

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講話,南京市市長藍紹敏主持。

美好的藍圖正徐徐展開。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南京有哪些稟賦和優勢,還面臨哪些挑戰?究竟該如何作為?

南京的優勢和挑戰

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南京擁有良好的稟賦和優勢。

創新,正日益成為南京最鮮明的城市氣質、最顯著的城市標識。

南京位於寧杭沿線的江寧、溧水、高淳3個區,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同樣取得重大進展,自然生態資源功能品質日益凸顯,具備了在更高起點上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的基礎條件。

數據顯示,2016年,江寧、溧水、高淳3個區的GDP,在寧杭生態經濟帶15個區(市、縣)中分別居第1、6、8位。

同時,江寧、溧水、高淳生態條件優越,擁有方山、無想山、遊子山等山系,秦淮河、石臼湖、固城湖等水系湖泊,以及一大批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水利風景區、溼地公園、地質公園等重要生態空間。美麗鄉村建設走在全國前列,高淳成為國際慢城聯盟中國總部。

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南京也面臨一定的困難和挑戰。

首先,南京地域南北狹長,長期中間強、南北弱。近年來,隨著國家級江北新區持續開發建設,南京北向發展具備了良好的腹地。但毋庸諱言,江南地區仍面臨著杭州、蘇南地區的競爭。如何實現更好地融合發展,仍是一道棘手的課題。

其次,同為寧杭生態經濟帶上的兩大核心城市,南京與杭州的GDP尚有一定差距。溧水、高淳兩區的產業結構仍以傳統工業為主,區域創新功能相對較弱,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相對也比較突出。

如何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

在本次論壇上,張敬華高屋建瓴地提出,從三個方面協同發力、尋求突破,即:共抓生態環境大保護、共促產業轉型大跨越、共推區域發展大融合。可以說,這也為南京的發力指明瞭方向。

仔細琢磨“寧杭生態經濟帶”這個名稱,我們不難發現,除了“寧杭”這個區域名詞之外,其最核心的兩大關鍵詞就是“生態”和“經濟”。

為此,張敬華特別強調,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要堅定不移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久久為功保護修復生態,全力以赴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不斷厚植生態環境優勢。

在產業上,寧杭沿線城市聚合創新資源要素,共建重大創新載體,佈局實施一批科技產業項目,打造寧杭創新軸,與G42產業創新帶、G60科創走廊互動發力,共同構築“長三角科創圈”的動力引擎等。

具體到南京3區,有關專家建議:江寧可重點發展綠色產業引領區+生態經濟綜改區;溧水可重點發展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新能源汽車基地;高淳可重點發展國際慢城東方典範區+生態經濟國際化先行區。

在交通上,張敬華則提出,要合力打通跨行政區“斷頭路”。推動南京祿口、杭州蕭山兩大機場錯位發展,規劃建設寧杭高速二通道,實現公、鐵、空、信息全方位對接。

目前,寧杭高速、寧杭高鐵等寧杭生態經濟帶的交通骨架雖已基本形成,但不充分、不均衡,區域間、各交通方式間相互割裂等問題依然存在,總體以東西向聯繫為主,南北向聯繫薄弱,互聯互通大格局仍有待構建。

有關專家建議,南京要在寧杭生態經濟帶建設以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必須增強南京國際門戶型綜合交通樞紐地位,以交通首位度有效支撐城市首位度的提升。具體包括:建設以南京為核心的“米”字形放射高鐵網,加快構建高速公路網,強化航空樞紐地位等。

放眼整個長三角區域,則要加速推進江蘇南沿江城際、鎮宣城際、泰錫常宜城際等軌道交通建設;加快推進南京、杭州的都市圈軌道交通建設。通過南京都市圈的寧高、寧溧、寧句軌道交通,輻射帶動都市圈及寧杭生態經濟帶的生態旅遊和綠色產業快速發展。

本報記者 鄒偉

新聞鏈接

什麼是寧杭生態經濟帶

早在2004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就在南京有關專家的建議上專門批示指出,“江浙聯手繁榮寧杭城市帶,可作為融入長三角的新舉措”。

2010年,國務院批覆實施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提出,要大力建設寧杭發展帶。

2016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提出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江浙兩省主要領導就此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

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提出,將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升級為國家級戰略。寧杭生態經濟帶迎來新一輪發展的黃金機遇期。

目前,江浙兩省已共同編制《寧杭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上報。南京也正在研究編制更加細化的寧杭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

寧杭生態經濟帶規劃總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包括江蘇省的南京江寧區、溧水區、高淳區,鎮江句容市,常州金壇區、溧陽市,無錫宜興市;浙江省的湖州吳興區、南潯區、德清縣、長興縣、安吉縣,杭州餘杭區、西湖區、臨安市,共15個區(市、縣)。

2017年,寧杭生態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為1.27萬億元,常住人口為1122.2萬人,佔江浙兩省總和的比重分別為9.26%和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