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川流不息

川流不息

三峡,位于长江川江段,是世界上最富诗意的大峡谷,很多的文人墨客曾来到此地留下诗歌。在这些诗中,三峡作为知识分子们的精神意向,也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人们的精神文化圣地。今天的三峡因为三峡大坝的修建,早已天翻地覆。三峡的自然景观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大坝早已建成,移民浪潮也早已过去,如今我以摄影的方式回望这片土地,不探讨改变,只记录当下。

作为生活在三峡库区的人,我自然会对这片土地很感兴趣。自从喜欢上摄影后,我就开始利用空余时间在江边拍摄。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当初那场大变革,但我想要记录下这片土地的现状,那个时代的照片有太多太多,可眼下的时代却很少有人注意。今年我幸运的入选了“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获得了来自索尼的相机以及资金的资助,我终于又能继续这个已经搁浅了很久的拍摄计划。

这次的拍摄也遭遇了很多的困难。因为学校实习安排的原因,暂停了一段时间的拍摄,这也使得我计划中在旅游船上的拍摄无法进行。我就在时间上做了一些调整,我已万州和云阳县为主,乘坐渡船和货轮往返于城市与乡间进行拍摄。

万州区前往云阳县的旅游船上:乘客望向窗外的景色。这是为长江三峡旅游节开通的万州到巫山的水上巴士观光航线。在开通数日之后我所乘坐的那一班船上只有寥寥几人,这条航线仅开通一个月就停止了。临近三峡的区县都在发展三峡旅游业,可都收效甚微。

坐落在长江边上的黄柏乡:乡里的年轻人大都在外打工,乡里近两年也是在大力发展旅游业。

从新乡镇驶来的汽车轮渡:新乡镇与武陵镇隔江相望,两个镇上的人来往全靠一天几班的渡船。

码头等船的人。

武陵镇码头乘船的人:直到现在客船依然是镇上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前往长江边上的乡镇还是要比汽车方便,客船往上到忠县石宝往下到万州城区,在江边招手即停。

武陵镇,远处江中停着的是采砂船:镇里的常住人口越来越少,按镇上的人来说:留下的都是跑不动的老骨头。镇上的中学前两年学生还有不少,如今不少人已经选择将孩子送到外面去读书。学校高中只剩下高三这最后一个年级,他们毕业后,学校的高中部将撤办。

镇上建设中的沿江公路。

新田镇,一个工人站在行驶的装载机铲斗里:城市和乡镇都在大力的发展扩张,我所走过的每个乡镇几乎都在搞建设。

一群孩子在与狗玩闹:乡下生活的孩子在外界信息和物质的接收上远少于城市里生活的孩子,但他们可以从很简单的事物上获得快乐。

在镇上等客的摩的:摩托车也是乡镇上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乡镇不像城市有四通八达的公交车,稍远的距离摩托车是最好的选择。

上岸购买生活物资的船工:货船的航程一般都是好几天,所以每成一趟任务水手们都会上岸购买生活物资改善生活。

江边一个村子里在杀过年猪:村里现在养猪的不多,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大多数老人都已干不了力气活。

在滨江公园游玩的人:这是在一个楼盘附属的儿童公园里面,这些附属设施是吸引人们买房的一个重要筹码,因为孩子是留下来的人们的希望。

正在修建的直通郊外的公路。

(图/文:张玉林,索尼青年摄影师称号获得者。由主办方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