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年号与中国撇清关系?《万叶集》里咏梅就是向往中国文化!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单珊

当地时间1日上午11时42分,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正式公布日本新年号为“令和”,成为自“大化”以来,日本历史上第248个年号。

据悉,“令和”取自日本最古老的诗歌典籍《万叶集》:“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薰珮后之香。”(《万叶集》卷五《梅花歌卅二首并序》)

自645年日本启用首个年号“大化”以来,过去247个年号中辨明出处的均出自中国古籍,多数是《四书五经》等唐代之前的古典文献。 “令和”则是首次以日本古籍为出处的年号。

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分析,新年号避开了中国的典籍,有意割断与中国长达千年的年号因缘关系。从日本古代典籍中选取年号,来暗示日本文化的“独立”,昭示日本“新时代”的开启。

在回答记者有关“为何不选用中国典籍”的提问时,安倍还指出:日本正迎来一个根本的转换期,为了反映日本人的新精神新时代,我们最终决定从日本的典籍中选用新的年号。

此外,安倍还特意解释了年号的含义:“梅花之歌”象征着日本的精神,寒冷的冬天过去,温和的春天就要来临。所以,这个新年号包含了追求和平、充满希望,开创新时代的美好愿望。

但是,实际上,安倍可能不知道,即使引用日本古籍,也无法与一衣带水的中国撇清关系。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邵毅平此前就曾在《日本文献里的中国》一文中介绍,正月赏梅在20世纪初的日本风俗。当时日本已有樱花,但当时的贵族最欣赏的,经常作和歌、汉诗来吟咏的,不是樱花,而是梅花。

邵毅平称,梅花最早是从中国大陆、朝鲜半岛传过去的,之后咏梅的风俗也一起传了过去。这其实是一种象征,象征对于中国文化的向往。在《万叶集》里,咏梅的和歌是咏樱花的三倍。但是后来慢慢就变了,过了平安时代以后,就主要吟咏樱花了。

也就是说,“令和”实际上依然与中国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思路轻奇的网友们,甚至脑洞大开,依靠强大的中文古籍检索功能,从《易经》到《礼记》,为“令和”找到了不少中文出处:

诚然,涣涣中华汉唐遗风至今在日本绵延不绝,想要如安倍所说让日本进入“根本的转换期”,仅以一个新年号而言,可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