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王朝崩溃下的黎民 看看他们的生活如何


欢迎来到不二书旧影时光,今天为各位读者朋友们分享的这一组照片,是来自于清末时期的老照片。通过这一组照片,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中留存下来的影像。这张照片拍摄于1900年,推拉着独轮车的两个清末男性,在汽车还没有完全普及的时代,独轮车是当时常见的载人交通工具之一,此外还有轿子、马车、牛车、毛驴骡子等等。


这张照片拍摄于1904年,进入到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在与列强的战争中战败,从而签下了数次丧权辱国的条约。照片中是正在修建滇越铁路的清末工人和法国监工。在1903年,清法签订了《滇越铁路章程》,法国通过武力胁迫取得了滇越铁路的修建权、经营管理权、客货运输权,大肆掠夺清政府的财富。
这张照片拍摄于1900年,北京庙会上的百姓,逛庙会是北京新年时节的传统活动之一,这一张照片也展现了当时清末百姓鲜活的众生相。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北京虽然作为明清两代的政治中心,但在清末所遭受的苦难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在这一年,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北京城,慈禧光绪西逃,列强的国旗在紫禁城升起,前所未有的耻辱不止降临在北京城,更降临在了当时黎民百姓的心中。

这张照片拍摄于1900年,武汉金口附近的运河岸边,渡船停靠在河道上,岸上一名剃发师傅正在给顾客服务,此时百姓们还蓄着辫子。
这张照片拍摄于1899年,在云南与缅甸边境处进行巡演的戏班子,舞台下站着许多观众在喝彩,当时老百姓们并没有太多的娱乐生活,这样的戏曲表演也不是经常能够看到。
这张照片拍摄于1899年,云南昆明的一个集市,集市上站满了赶集的百姓,远处是还没有销毁前的昆明白塔。这个集市位于昆明扩东路区域内,古称汉营,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南征时的屯兵之地。
这张照片拍摄于1900年,坐在牛背上的放牛娃,在农耕时代读书识字是某一部分人的专利,我们所知的寒门书生实际上所占比例极小。大部分穷人家人孩子,在年纪稍微大一点后便会成为家庭的劳动力,背负起家庭的重担,大部分人无法通过学习知识来改变自己的阶级和命运。
这张照片拍摄于1900年,青岛一个热闹的集市,农民将自己家种植的蔬菜运送至集市中售卖,由于青岛先后被德日所强占,从而在建筑物的风格上,显得非常西化,特别是在德占时期,大量欧式风格的建筑物在青岛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