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景長壽:看龍溪夜月,品農家美食

水,生命之源

龍溪河兩畔

是但渡鎮人說不盡的故事

當然,還有道不盡的風光

尋景巴渝

帶你走進長壽但渡鎮

看看龍溪河

看看當年的龍溪夜月

但渡鎮位於長壽區東部

距長壽區主城區6公里

交通便利

長涪高速公路在鎮內設有互通口

可五分鐘通達桃花新城

十分鐘通達涪陵李渡新城

|| 龍溪風光

長壽八景

是長壽區最為著名的美色

但各位有所不知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地區

長壽自古以來的長壽八景各不相同

而這條龍溪河

便是幾百年前明代的長壽八景

是這兒最有特色的景觀

寥落江聲寂,參差兔影浮

這處龍溪夜月便是當年李開先提詩所在

此詩也奠定了龍溪河長壽八景的地位

整個龍溪河是一條龍

這條“長龍”龍尾在河街龍舌梁

龍身經走馬嶺、煙坡、到但渡

一直沿著龍溪河8個灘蜿蜒而上

傍晚的龍溪是恬美的少女

安靜、羞澀

伴著情人漫步於此

水聲拍打著岸

似是情話一般

龍溪河處

依稀可見石墩出沒

那是當年的交通方式

這裡被稱為300石墩

當年為了方便村民經過

在此建造300個石墩

如今

石墩早以被河水淹沒

取而代之的

是更安全的石橋

還是更加美麗的星火

這座老橋名為連二橋

是連接回龍寨和涪陵公路的必經之路

修建於1958年連二橋

也算是見證了

但渡鎮一步步富起來的歷史

一到春夏之際

河岸兩側綠樹陰陰

河邊野炊、垂釣

皆是上上之選

百餘個人物塑像

是1900年捐贈而來

名為十二殿石刻

石刻雖有模糊

但觀音和其兩弟子的塑像

去依舊栩栩如生

似是訴說當年的匠心

河水孕育了自然

在但渡鎮

銀杏大道自成一景

遮天蔽日

蔚為壯觀

這裡的銀杏被稱為古銀杏樹

古銀杏指生長期超過百年的老樹

此時的銀杏樹已進入緩慢生長階段

幹徑增粗極慢

形態上給人以飽經風霜、蒼勁古拙之感

此處名為冰蝕巖穴

屬侏羅系中統沙溪廟組的砂岩

成因一說河流沖刷而成

一說風化形成

可以說它等待著地質人去解讀

|| 周邊農家

但渡鎮產美景

更產美食

眾多的農家樂是這兒接待遊客的最佳方式

山腰、山腳

到處可見類似的休閒場所

在這兒可品嚐但渡鎮特有的過水魚、老龍皮

老龍皮是一種可以食用的樹皮

藥材名網肺衣

多生於山區林木的樹幹上

鮮脆可口

有健脾利水、消食化積的功效

這兒也有曾經但渡人引以為傲的

活水豆花

它的製作原材料和工藝都十分嚴格和講究

所用的水、豆子、豆漿

皆是上上之選

入口清甜柔軟

令人回味無窮

更多動態敬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