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观音庙怪事奇神:佛像前唱道教经文。食神人人争拜究竟长啥样


大理观音塘,始建于明代,距古城6公里,是大理白族最具影响力的观音古寺,素有宛现普陀的美称。每到农历2月19观音诞辰的日子,这里就人山人海,形成了热闹的庙会——观音会。独特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大理的观音信仰异于寻常,观音会亦有着外人难得一见的诸多怪事奇神。


观音塘观音会由来已久,是当地居民朝拜观音,商贸交流的盛大庙会。山门的阶梯两边,很早就被各种商摊排满,其中以帮人代写祝辞祝表的摊位居多。
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与智慧的象征,在民间传说里,她能够变化各种身相,以解救众生的困苦病痛。大理当地就流传着这么一个神奇的传说:古时有敌军兵犯大理,观音即化作一老妇用草绳背负巨石与敌相遇于道。敌军见大理老人神力无敌,大惊失色:老妇尚且如此,更何况青壮年呢?惶恐下仓促退走。观音菩萨因此庇佑了大理一方的平安。

观音塘原名大石庵。相传在观音负石阻兵之后,遗留下一块长6米,宽4米,高6.5米的巨石。当地人民就在这巨石上用纯大理石修建了座小阁寺用来供奉观音菩萨,以感念她的智慧慈悲。
小阁寺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同治年间。整个观音塘以小阁寺为基础多次扩建,终于成为妙香佛国第一寺。庙会上,到小阁寺敬拜观音菩萨的人排起了长队。
旁边的石雕莲花柱,不知何时已演变成祈福的宝物。老人小孩都会逗留一阵,抛掷硬币以通运祈福。柱子上,池子里硬币密布,亮光闪闪。
虔诚的大理人民见到神像就拜,拜完后就崇敬地献上功德。当地观音传说已很奇特,观音塘里有些神像的造型就更加稀罕。
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手执慧伞,民俗中谓之象征风调雨顺的雨。然而,观音塘里的多闻天王左手未执常见的吐宝老鼠,却在右脚下踩着条昂首怪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大理地处滇西,自古山高水深,多有爬虫出没,独特的自然风貌亦对当地神像的塑造产生了影响。不管来历如何,民众一贯对神像都充满了敬畏,连天王脚下怪蛇的嘴里都被塞满了功德。
悠久的佛教信奉历史,当地观音信仰非常普及。观音会上,善男信女们个个满怀慈悲,举止虔诚。
大慈大悲的观音庙会,吸引了好多乞丐前往。他们看上去要么病痛残障要么苦老羸弱,用各种姿势呼唤大家以取得帮助。
10来位乞丐将石级台阶站满,有的帽子上还有忙着赚钱的字样。信众一旦经过,就会被前后左右伸过来的手围住。乞丐们手伸得长长的,眼睛却往下一个目标探寻。他们知道:在这个慈悲为怀的节日,只要伸手,从善如流的大理人都会慷慨解囊。
佛门圣地,乞丐们也挺守规矩,没有越过正山门一步。威风凛凛的韦陀像前,有一个阵容齐整的民族音乐社,老年乐师们穿戴整齐,正在诵唱经文。
奇怪的是,他们诵唱的却是道教三清之类的经文。佛家寺庙里诵唱道教经文,这独特的仪式,体现了大理白族宗教信仰的发展风貌:佛道信仰在历史上不断交流融合,发展到现在,大理大部份地方已是二者接合,共尊共拜的格局了。
当地民众的信仰非常朴实,有神就拜毋论其他。观音会时,庙里师父用斋的五观堂也对外开放,饭堂里供奉的佛像也被大家争而拜之。可问起这些佛像的名号,很多人却不知道,有的年青人认为:这供在饭堂里的,应该就是食神吧?!
观音塘里所能看到的佛像一一拜过后,大理老人就三五成群在空地上开始了观音法事。敬拜观音敬谢神佛,祈求平安祈福未来。
前来纪念观音诞辰的信众一直不断,热情高涨。山门外香炉高起香风缭绕,祈福的祝辞祝表燃烬成堆。
观音塘观音会,一个盛况空前的大理庙会。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大理独特的宗教信仰,更可以领略大理人民慈悲向善的情怀。和那些刻意造作的景区商旅相比,这些纯朴的市井风情不是更真实可爱吗?亲爱的朋友,如果您到大理旅游,会选择去领略未加雕饰的当地风俗活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