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村名:賣花漁村——花村?漁村?


賣花漁村是因為村頭像魚嘴、村腰如魚肚、村腳似魚尾,從山上往下看村子就是條大魚,因村形似魚加上村民基本上都是靠賣花為生而得名。


村子地理位置氣候溫暖溼潤,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為盆景植物的生長及樹樁的培育,提供了優越場所。這個像花一樣美麗的山野小村,種花歷史已逾千年,為徽派盆景發源地。
賣花漁村,歙縣第一村, 本名洪嶺村。位於歙縣城東南7公里,新安江南岸溝谷腹地
賣花漁村——只賣花不賣魚的村落
賣花漁村的花
賣花漁村的花
賣花漁村的花
賣花漁村的花
賣花漁村的花
賣花漁村的日出
這裡藏著一個只賣花不賣魚的村落——賣花漁村
賣花漁村的日出
賣花漁村的日出
賣花漁村的日出
賣花漁村的日出
這裡藏著一個只賣花不賣魚的村落——賣花漁村
下次記得正月十五前後來,那時花期正濃
會釀楊梅酒和桑椹酒的農家樂老闆娘說:你們來的不是時候啊!梅花已謝,桃花未開……喝兩碗土雞湯補補虛。
楊梅酒+桑椹酒,喝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