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白族武警上士迎娶彝族新娘。罕见正装礼服,新娘胸饰大而奇特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这里毗邻怒江,是云南省较为偏远的小县城。海拔2500米的高原,熙暖的阳光总是早早来临。这一天,小城福祥村的礼堂,热热闹闹,显得格外不同寻常。


村里的礼堂宽敞明亮,同时也是村民举办婚娶喜宴的场所。8点钟不到,纯朴的乡亲就自发前来,忙前忙后作好婚宴准备,因为今天是全村人的骄傲——小李结婚的好日子。
小李,武警上士,怒江当地土生土长的白族青年,18岁就入伍保家卫国。勤劳诚恳的他,一直就被村民视为本村的光荣和骄傲。12年的军旅生活,小李都以国家为重,自己的家事不断往后拖延。已过而立之年,这个全村期盼的婚礼终于到来了。新郎满怀喜悦,换上了大家罕见的戎装礼服,显得异常帅气精神。

小李的父亲李老伯年青时也是武警,巧的是,子承父业,小李也入伍了,还和父亲同一支部队。这么一个光荣的武警世家,父子同为国家奉献青春,但他们仍然诚恳朴实热心为人,自然受到大家的敬重。前来贺喜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一直络绎不绝。
思想进步,婚事俭办,小李坐上了迎娶新娘的彩车。大家都为新郎高兴,迎亲的车辆全是乡亲们自己开来的,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夸张装饰,有的却是甜蜜满满爱意浓浓。
礼堂外的篮球场,摆起了长椅。上百名父老乡亲或站或坐,喝茶聊天,热热闹闹等待着新娘子的到来。
载着新郎新娘的车队开到了风景秀丽的河边,突然停了下来,有趣的一幕即将上演。
按照当地接亲传统,司机们都会半路停车,向新人们讨喜,让迎亲的过程更加热闹。新郎赶忙敬烟点火,笑容可掬。大家的玩笑仍在继续:天气热,嘴巴干,没有红牛车开不动了。
几番心照不宣的讨价还价,小李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红牛。大家一阵高兴:沾喜沾喜啦!
热热闹闹的场面,怎么能没有节目表演呢?新郎新娘伴娘们被要求站成一排演唱爱情歌曲。一首《纤夫的爱》不是跑调就是忘词,乐得大家前俯后仰。
简短的小插曲既传统又不失乐趣,新人上车继续前行。新娘是南涧彝族人,怒江白族与南涧彝族的年青男女自由恋爱,喜结连理,不正是民族团结的美好体现吗?能成为武警战士的贤内助,新娘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迎亲的队伍回到村里,喜庆的鞭炮响了起来,新郎新娘来了!婚礼的重要环节——喜宴就要开始。
兴高采烈的孩子们叽叽喳喳围住了花车,将车上装饰用的棒棒糖取了下来,分享新人的甜蜜
新郎新娘,伴郎伴娘,站在礼堂门口迎接到场的亲朋。小李的伴郎都是战友,清一色正装打扮,英姿焕发,精神爽朗。
大家都很关心美丽的新娘,围着小李的贤内助嘘长问短。有热情的好友已端出啤酒,敬上自己的祝福。
喜宴开始了,村里的喜酒采用的是怒江传统的流水席,1桌8人,人来人往,热烈喜庆。
百合酿肉,粉蒸排骨,五花大肉,红烧猪肘,炖烧土鸡,山药火腿,酥炸丸子,凉拌萝卜丝,八宝饭,炸乳扇……喜宴上的菜虽然看上去简单,但都是原汁原味的怒江白族佳肴,没有矫情铺张,原生态的美食质朴而热情。这份浓浓的乡土纯真是很多大城市看不到的。
新人敬酒之前,新娘将现代婚纱换成了传统喜服。大红色的喜服上,挂着1面贴有囍字的镜子。这种奇特的胸饰是当地又一婚礼传统:据说镜子可以避免灾祸保护平安;另1种说法是镜子谐音进子,寓早生贵子;还有种说法是镜子代表新娘心灵纯净胸怀亮堂。这些,都体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对美满生活的祝福。

新人还在换装,喜宴上已经欢闹起来。白族人民简朴有趣,随手取材,锅碗瓢盆敲敲打打,宾主间无拘无束。怒江边上小城里,武警世家与村民们欢乐开怀,真正诠释了军民一家亲。
斟满热情的美酒,送上真挚的祝福。让我们衷心祝福这对武警新人百年好合,幸福美满!也祝愿在怒江这一片热土上,各民族蓬勃向上,开创出全新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