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背后的神秘风水奥妙


故宫,经过600多年的风水雨打,至今仍然金碧辉煌。它是建设在风水宝地之上,不少风水师认为故宫是中国风水最好的古建筑。


它对应天上的星辰,严格按照天上的星辰位置来布局,又依照八卦易理,使得建筑格局符合老阴老阳,少阴少阳之数,形成内老外少,内主外从,象天法地,宛如一个涵盖天地的八卦巨陈。
故宫的中轴线,与地球的子午线重合,既上得天气又下得地气,所以尽管朝代更替,由元到明,由明到清,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几经战火,故宫依然大体无损。
中国古代,将天空中央分为太微、紫微、天帝三垣,紫微垣为中央之中,是天帝所居处,明朝皇帝将皇宫定名为“紫微宫”,当时的建筑师把紫禁城中,把最大的奉天殿布置在中央,这就是后来的太和殿,供皇帝所用。
奉天殿、华盖殿即中和殿,三大殿下设有三级台阶,象征太微垣下的三台星,以上是前廷,属阳,以偶阴奇阳的数理,阳区有前三殿,三朝五门之制,阴区有六宫六寝格局,后寝部分属阴,全部按照紫薇垣布局,中央是乾清、坤宁、交泰三宫,左右是东西六宫,总计十五宫,合于紫薇垣十五星之数。

乾清门至丹阶之间,两侧盘龙六个列柱,象征天上河神星至紫微宫之间的阁道六星。午门在前,上置五城楼又称五凤楼,为阳中之阴。内庭的乾清宫为皇帝寝宫,与皇后坤宁宫相对,在寝区中的乾阳为阴中之阳。
太和殿与乾清宫虽然都是属阳的,但是它们也有地理之别。太和殿是以三层的汉白玉高台托起来的,明堂壮阔,在乾清宫的前庭院,这里的台阶别致,前半部分为白石勾栏须弥座,其后半部分则为青砖台基,形成了独特的阴阳和合之理。
。在故宫的中轴线上建筑有:永定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箭楼、正阳门、鼓楼和钟楼等等,建筑轴线共计十五里,乃世界之最,同时也体现洛书上的方位常数-十五之数。
故宫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完全反映出五行的思想,宫墙、殿柱用的是红色,红五行中属火,有光明正大之意。屋顶用的是黄色,黄五行属土,同时属中央,所以皇帝必居中。在皇宫的东部,屋顶采用绿色,东方木绿,属春,为皇子居住之地,皇城北部的天一门,墙色用黑,北方属水,为黑。
故宫所有的单体建筑,也因性质不同而选用了不同的颜色。藏书的文渊阁,用黑瓦、黑墙,黑为水,可克火,利于藏书,二层的文渊阁室内,上层为通间一大间,下层分隔为六间,体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易经》思想。天安门至端门不栽树,意为南方属火。

故宫的各个宫殿和城门的命名也来源于易经的64卦,此外在数理上,故宫也合符易理,易卦阳为九,又以第五爻为飞龙在天称得位,皇帝成为九五之尊,在中轴线上的皇帝用房,都是阔九间、深五间,含九五之数,九龙壁、九龙椅、纵九横九,八十一个门钉,大屋顶五条脊,檐角兽饰九个,九龙壁面由270块组成 ,故宫角楼结构九梁十八柱。
故宫内总共房间数为9999.5间,隐喻九五的意思,甚至在建筑细部装饰上,都处处含有风水布局,宫廷古建筑,高低错落、勾心斗角,为化解风水上的煞气,多取太极化解法,很少用镇压法、发射法的暴逆制法。
梁柱间的雀替,梁坊上的彩画多以S形曲线表现,这种图形是太极图的阴阳之分界线,是太极阴阳图形象的抽象出来的简化方式,也是风水学中常常用来化煞的方法,此符合“曲生吉,直生煞”的风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