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的年味:80年代看社火,如今还有兔娃灯


每逢春节,凤翔就会成为一个民俗大观园。泥老虎——关中民俗工艺凤翔泥塑的标志,也是如今凤翔的城市标志。图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次艺术节,来自“西沟往事”,摄影:占其。


憨态可掬的老汉,拎着憨憨的龙灯笼。相信这种灯笼别的地方没有吧!摄影:占其。
耍社火的演员拎着灯笼回家。摄影:占其。
说起社火,那是每年春节必须有的项目,走村串乡,人山人海。摄影:占其。
说起社火,那是每年春节必须有的项目,走村串乡,人山人海。摄影:占其。
社火的演员,都是秦腔装扮。以前骑骡子,后来绑在拖拉机或者卡车上。再后来,社火消失了。
如今的西府春节,大街上还能见到经典的兔娃灯,依然是抢手货。摄影:辣子江湖。
兔娃灯笼下面有轮子,小孩子可以拉着跑。
莲花灯笼已经非常少见了,但是各种带轮子的传统灯笼还有不少。
过去常说:小孩子爱过年,大人怕花钱。如今不再是钱的问题,而是年味越来越淡,传统的民俗越来越少。
大锅盔总是不能少,这就好!
窗花没了,剪纸还在,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