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侠:平行宇宙》:漫威起航,蜘蛛力量

一向以想象力著称的漫威这回又以“蜘蛛侠”这个超级IP绽放魅力了。

前几年“蜘蛛侠”的版权回归漫威影业后,第一次的露面就是在《美国队长3:内战》中,由荷兰弟饰演的15岁蜘蛛侠因钢铁侠赶到皇后区求助援兵而正式在漫威电影宇宙获得重启,而后在《蜘蛛侠:英雄归来》中建立全新的主线故事,这也预示了漫威接下来即将为“复仇者联盟”强势增添一新成员。

但是令人不如意的是,《蜘蛛侠:英雄归来》在豆瓣只有7.4分,故事仍旧以那个青春洋溢、热血冲动的15岁少年皮特派克为主角,虽然加入了钢铁侠这个迷之“父亲”的角色使得影片还算颇有亮点,但是它的故事主线仍旧跟十几年前的蜘蛛侠电影系列故事雷同,甚有“炒冷饭”的嫌疑。

而这次的漫威动画电影《蜘蛛侠:平行宇宙》则彻底打破了《英雄归来》造就的僵局,一上来第一主角皮特派克就被反派杀掉了,而由于时空的错乱、平行宇宙彼此交汇,其他时空的蜘蛛侠一齐登场,堪称惊喜。

这里有上世纪初福尔摩斯风的暗影蜘蛛侠、有日系风的少女蜘蛛侠、有侠客风的女蜘蛛侠、甚至有卡通风的蜘“猪”侠……然而,从其他平行宇宙穿越而来的“英雄”皮特派克,俨然是一位生活邋遢、爱情糟烂、贪吃贪睡,还没到30岁便早早踏入大腹便便的中年危机的男人,这些“蜘蛛侠”的设定远远超越了原版故事,在脑洞和诚意上真的值得为漫威点个赞。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漫威在动画电影方面的人物刻画相对于梦工厂、迪士尼来说真的很弱,虽然设计了这么多的蜘蛛侠角色,但是他们之间彼此的情感戏份却被大幅度削弱,角色不够饱满不够可爱,唯一记得的只有那么几句台词,相对于有爸有妈、有叔叔有偶像、有梦想有成长的主角迈尔斯,其他配角未免过于寡淡了些。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斗地主的你,手里握着四五个炸弹,但是你偏偏一个个把炸弹拆了单打了出去,一手的好牌被打得这么清心寡欲,是我看这部电影最直接的感受。

其实在漫威电影《银河护卫队》中,虽然角色一样很多,但是各个角色性格饱满,情节交叉复杂但不冗余,比较起来,《平行宇宙》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

在情感戏份方面,这部电影仍旧采取了近几年好莱坞最保守的“家庭”情感策略,即不涉及政治、性向、种族、科学伦理等等一系列政治正确问题,单纯将故事的情感内核锁定在血缘关系上。其实这不是漫威独有的,纵观美国电影,恐怖血腥如《电锯惊魂》、文艺清淡如《海边的曼彻斯特》、政治敏感如《三块广告牌》……一派电影通通情感内核都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中的家庭故事上,这是规避政治正确问题的常用手段,而以动作戏做全年龄向电影的漫威,自然会在这方面更为保守。

在视听方面,虽然是3D电影,但是从观影感受来讲立体视效并没有特别加分,片中采用了大量的2D和3D转换的镜头,用完全“美漫”的分镜和构图来处理个别动作画面,上一部这么处理的漫威电影还是李安2003年拍摄的《绿巨人浩克》,相对于后者苦大仇深的莎士比亚式命运大悲剧,这部电影以这种方式来处理,不论从娱乐性还是视觉效果上,都还是相当值得一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