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用摄影写了一首诗|即便世界一片荒芜,内心却从不孤独

童话

摄影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承担着记录的功能,摄影师用不同的方式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各类大小事件,这些影像或见证历史反映时代,或展现自然、人文景观,抑或直观地宣传推广产品……

而对我来说,眼前时常闪现的那些画面却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具象地捕捉到,因此将那些经过多年累积的影像资料,如零件般重新装配组合,虚构我脑海中的真实,这一过程像拼图一样磨人,却极为有趣。

真相只有一个,但对真相的叙述,却永远有不同版本。人们已经习惯于把这个现象称之为“罗生门”,生活如此,对于艺术作品的解读也是如此,因此用影像表述自己内心世界就变得有意思了。每个读者因自身阅历会有不同的理解或判断,对一个画面的解读也就有着“N” 种可能,而此时“真相”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我们在忙碌喧嚣的现实生活中经历着各种压力,让我们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情绪。但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简单而纯粹,我们都希望得到内心的宁静,像孩子一般看待世界、热爱世界,才是最幸福的事情吧。

童话故事总是能像暗夜中的明灯一样,唤起我们心底最质朴的善良。

张霆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亚洲“一带一路”摄影大联盟常州分会主席、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曾获 2017年江苏省第22届摄影艺术大展记录类银奖。2018年江苏摄影个人成就最高奖“江苏省文艺大奖摄影奖”等。

触动内心柔软的诗篇

季拯

作为一个把摄影当作记录工具的人来说,我只是想在时间轴上留下现实世界的画面,没有想过改变什么。但阅读《童话》所带来的片刻宁静,像是从心底长出来的,似乎触动到内心深处隐藏着的柔软。没有与生俱来的恐惧,拥有一种蕴含着平等、母性、自然、温情的力量,这就是《童话》所要表达的意义吧。

文化造就了相似的价值观,也影响着不同的人生。回头时,童话早已如清晨的雾、远方的诗,种在我们的心里,雾散的时候留下一抹淡淡的忧伤。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每个孩子心里都拥有一个简单、宁静的世界。作者用摄影写了一首诗,即便世界一片荒芜,内心却从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