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李氏草编走出国门 参加非遗展示喜获国际殊荣

沂蒙李氏草编传承人李自亮(右)给国际友人展示草编技艺。

近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二十届书香世界中华书展”圆满落幕。其中,临沂市沂蒙李氏草编应邀参加了书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成为了我省唯一受邀参加的草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沂蒙李氏草编传承人李自亮(艺名李昕)被评为“最佳工艺师”。

李自亮荣获“最佳工艺师”证书

据了解,草编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民间手工工艺,起源于秦代,汉代有了专门编织的艺人,历经数朝数代,靠着传承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使这古老的手艺传承至今。沂蒙李氏草编,工艺比较复杂,有十几道工序。包括选叶剪条子,再剪四肢、剪翅膀,握钢丝、编型,放翅膀、出须、放眼睛,出不同的形状,整形,包装等工艺。一双平凡的手加简单的工具,创造了草编这一艺术精品。现今,沂蒙李氏草编不断更新,品种繁多。由以前单一的蚂蚱,增多到了几十种,十二生肖是李氏草编的代表作。

沂蒙李氏草编传承人李自亮是平邑县仲村镇原宪屯村人,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沂蒙草编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为了能长期保存,李自亮还对草编材料进行了更新,选用不同颜色的塑质材料,这样编出来的手工艺品就可以永久保存。他自幼喜爱草编艺术,现已从事草编工艺多年。曾参加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首届中原民俗艺术展、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中国国际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传承人。

“能代表临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参加‘书香世界中华书展’感觉很荣幸,也很自豪,在展会期间,我向很多国际友人们展示了沂蒙草编的技艺。”李自亮告诉记者,“展示的时候,国际友人们对沂蒙草编非常感兴趣,对于用草叶子就能编出形态各异的蚂蚱、蛐蛐等昆虫,都感觉很神奇。有个马来西亚小伙子还想拜师。我感到很自豪。”

马来西亚全国校长职工会总会长王仕发等领导对李氏草编给予高度评价。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mawadah副校长(中)等与李自亮(右二)合影

据悉,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绿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十届书香世界中华书展”邀请了中国国内吹糖、扇画、结艺、糖画、草编等民间艺术家向世界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记者:王富军)

【李自亮简介】

李自亮(李昕),男,1980年3月生,平邑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传承人,临沂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济南市工艺美术大师,深圳市非遗协会会员,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协会会员,平邑李氏草编第五代传承人。2016年12月,“平邑李氏草编”被授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5月,在深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深圳市第十一届外来轻工文体节上,草编作品荣获手工类

银奖。2016年5月,在第八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草编作品《九龙戏珠》荣获创意金奖。2016年8月,在第六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草编作品《十二生肖》荣获金奖。2016年8月,临沂市委宣传部等部门主办的首届蒙山艺术节(乡土沂蒙)民间工艺创意大赛荣获三等奖。2016年9月,在文化部、山东省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荣获优秀展演奖。2017年4月,在第五届潍坊工艺美术节暨国际风筝博览会上,草编作品荣获金奖。2017年5月,在山东省文联、聊城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山东省民间艺术博览会,草编作品《棕书》荣获铜奖。2017年10月,荣获第十一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暨2017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银奖。2017年12月,作品《九龙戏珠》被评为第六届临沂市“沂蒙文艺奖”民间文艺类三等奖。2018年5月,被评为临沂市第三届“十佳百优”青年文化工作者
。2018年12月,在马来西亚“第二十届书香世界中华书展”非遗文化展演中被评为“最佳工艺师”。

中央电视台、临沂电视台、《临沂日报》、《沂蒙晚报》、《皖江晚报》、《临沂广播电视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过李自亮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