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然醒悟,人綁在生命戰車上為了什麼?

活著的人都有生命,命就是活著。活著是什麼?活著就知道一切事物,活著就有一個感知的世界。而且,這個被感知到的世界無須證明真與假,因為只要活著,感知到就是絕對的證明。如果沒活著,這個世界就感知不到,要證明就困難了,因為證明必須由活著者來進行,而證明的目的也只針對活著者。所以,無活著生命的世界不成立,更無法去思議,因為思議是活著的邏輯。所以,無生命的世界不成立,無感知的存在並不存在。

生命是什麼?活著就是有生命嗎?如果活著不叫"有生命",叫"有感知"會怎麼樣?生命只是我們對於活著現象與事實的一種解釋、一種命名,一個表示活著狀態的名稱。但是,人們沒有想到,這個名稱竟然把人誤導入一條不歸路,生命這個概念把人囚禁了數萬年之久,人被生命觀念嚴重損害。

活著的人全部默認自己是有生命的人,生命中人的核心是有一條生命,這一條生命是完整的、獨立的也是唯一的,所以,自我生命的存在是絕對的、不講理由的、超越一切的存在,因為生命是個人存在的前提,生命是一切存在的前提,生命是世界的前提,難怪會出現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唯物是針對生命感知的內容,唯心是將人的生命作為存在的前提。

既然生命是一切存在的前提,也是人存在的前提,那麼,生命自然就是存在的目的,人有了生命才有一切,失去生命就意味著失去一切。生命是誰的?是我的。我有生命,你有生命,他也有生命,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命,每個人為各自的生命負責,每個人為各自的生命爭取利益,這就是生命的基本邏輯。生命邏輯出自我們對生命現象的理解,出自我們發現的叢林法則,於是,競爭生存邏輯模式就成為了人類存在的基本方式,從開始到現在,人類就在這個生命方式下活動,展開了浩大的人類文明。

做一個生命中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找到適應生命存在的各種條件、要符合生命存在的各種理由、要爭取生命更好存在的利益、要滿足生命存在的各種需求……人們勉為其難的揹負著脆弱的、偶然得到的、一次性的、各自所有的生命,人生就是一次艱難的旅程。人不但要保證生命的安全,還要保證生命的健康與舒適,更要在眾多生命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生命不由分說地指使人去行動,人們竭力做到的就是延續自己的生存。生命不但踫不得,而且放不下,死亡隨時等待在前面,一不小心就會奪去你的生命,取締你擁有的一切。

生命中人苦不堪言是肯定的,人都沒有學習過應該怎麼對待自己的生命,卻要一次性完成生命的旅程;人都沒有準備和考慮過怎麼去生活,卻要一刻不停地投入到生命質押下的不可逆的生活中。不要詫異人有一個慌亂的、幼稚的、可笑的、可嘆的、可憐的、可恨的、可恥的、可悲的……人生,因為他並知道該怎麼對待自己,把沉重的生命強行給予人,卻要不知所措的人做生命合格的使者,產生這一切後果就是合理的和必然的,其實人並不知道該拿自己的生命來做什麼?拿生命來怎麼辦?

人不但是生命的奴隸和囚徒,還是生命施虐的對象:生命不斷以健康為要求,還以舒服和快樂為追求,更隨時隨地、無時不刻以死亡相威脅。生命高執皮鞭,催促人去爭財富、爭名譽、爭地位、爭權利、爭輸贏……人在生存競爭中頭破血流、鼻青臉腫、傷痕累累,仍然不能達到生命的要求,仍然完不成生命的任務,仍然滿身疲憊、滿心失望地走進死亡。

生命中人的一生得到什麼?得到生存競爭的多種後果,得到生命馭使的疲憊和失望,得到一生茫無目的的無奈結局,所以,人總是在問:人生有什麼意義?生命有什麼目的?生存有什麼結果?

當人們幡然醒悟:生命觀念和生存理念是一個天大的誤會之時,人已經將苦難生存演釋得淋漓盡致,而且還深迷其中、無意返回。如果人們認可活著就是在感知,感知就是存在,人是存在的最高級感知體,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人感知的對象。人為感知而存在,感知為存在而存在,人為感知愉悅而存在。這個明確的目的貫穿於人存在的始終,那麼,人還會一頭鑽進生命倫理邏輯的死胡裡出不來麼?

生命是人感知的載體與過程,是人使用來獲得感知的設備,人還會以這臺必須不斷更換的設備為存在的目的麼?生命服務於人,服務於人的感知,這是一個無須證明的事實。生命現象是身體組織的代謝活動,而生命本質是什麼?這是無法定義的,因為它本質上就是感知,就是感知在運動,感知是存在的本質,也是感知體(生命)的本質,所以,生命這個概念令人誤會至深。

當人重新做回感知體,擺脫了生命的束縛,才會體會到存在的美好,才會為綁在生命戰車上多年而感到後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