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是心,成菩提的也是心,二者只是在一心上迷悟的差別


如何實現圓滿的人生?

多做善事算不算?忍辱精進算不算?廣行佈施算不算?

這些正向的行為確實會牽引著我們走向更美滿的人生,可是,如果不能悟到心靈之光明、之無染、之妙用,那麼便與真正的身形解脫還尚有一定距離。


蓮華生大士對眾生開示道:“一切所現只是心的境界,外器世間現為冥頑之物亦是心,內有情世間現為六道眾生亦是心,現為上界天神安樂的境界亦是心,現為三惡道的苦惱亦是心,現為無明煩惱三毒亦是心,現為自然智慧之覺性亦是心,現為善念涅般亦是心,現為魔鬼作障亦是心,善現為佛神和悉地亦是心,現為各種清淨境界亦是心,現為無分別專一而住亦是心,現為形相顏色之萬物亦是心,現為無相離戲境界亦是心,現為一多不二亦是心,現為非有非無亦是心,所以沒有任何境界不屬於自心。”(蓮華生大士造,劉立千譯《直指覺性赤見自解》)


外境是心的化現,心念如何,外境便呈現出怎樣的情狀。因為我們首生起了消極的、負面的執念,必然會在這執念的牽引下做出相應的行為,這些行為必然會導致一些負面的結果。可如果我們面對變化多端的外境時,能保持著開放的心懷,打破侷限,自己的人生便會是另一番景象了吧。


我們不妨把這個道理放在自己的人生經歷中去思考,也許自己失去了心愛的人、弄丟了原本還算不錯的工作、穿著自認為是最得體的服裝去參加聚會卻被突如其來的陣雨淋溼……沒錯,我們沒有辦法抓住決意離去的人,也很難讓上司做出挽留你的決心,更不能控制別人不要對我們做出嘲笑。


但是,即便愛人沒有離去,愛情就真的是永恆不變的嗎?即便上司沒有做出裁員的決定,我們的人生就一定不會出現波折嗎?即便我們沒有穿著溼漉漉、髒兮兮的衣服,旁人就一定不會嘲笑我們嗎?如此去想,心境若是能豁然洞開,那麼這些小挫折還會成為我們心頭的煩惱嗎?對此淡然一笑,繼續走自己的人生路,不固執也不設限,不要把外境作為綁縛身心的枷鎖。



可對於塵世間的大多數眾生來說,還是很難做到真正的自在灑脫。執著這種心病,當真不好去除。可越是難以去除的心病,越是容易讓人生起煩惱的外境,便越是能使人有所成就,這成就與積累多少財富無關,而是心靈上的提升。

覺悟的人明白這個道理,各種外境情狀由心現化而出,他們不會被外境牽著身心而走。他們同樣也明白,對於難以預料的外境,我們確實無能為力,但心上不執著,外境便構不成障礙。

眾生之心,便是使身心最終解脫的“種子”。眾生之心先天地便有這樣一種覺悟的能力。在蓮華生大士看來,“煩惱是心,成菩提的也是心。二者只是在一心上迷悟的差別。因此對煩惱不用徹底斷除或對治的辦法,而改用轉變的辦法,轉煩惱為菩提。”


本文選自《聽蓮花生大師談“心”》


每一個眾生從本以來就有著一顆菩提心,這菩提心是光明朗淨的那個心體。因為每個眾生的心內既有染淨也有真妄,解脫既是通過修行證悟而清除妄念執著,也是轉染為淨、轉妄為真,真正的清淨圓滿、智慧圓成便該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