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吟诵:老派十一调吴江话更显诗词意趣丨尔雅斋

方言与吟诵:老派十一调吴江话更显诗词意趣

记吴江话学习坊2018第11期

题记:此篇是云巛的公益课堂讲稿整理,仅作为“吴江方言学习”的拓展交流。主要介绍方言与诗词吟诵密不可分的关系、浅谈格律诗的吟诵方法以及吴江方言吟诵诗词的意趣。考虑到本期学员中鲜有诗词爱好者,原备稿删减多次,将专业的文言知识大量去除,尽量深入浅出地交流一些简单理念,算是给学员们的诗词吟诵启蒙吧。文中部分观点,仅属个人浅见,欢迎补充与雅正。

关键词:方言;吴江话;格律诗词;语文教改;入声字;平水韵;吟诵;昆曲吴江派

讲稿:《方言与诗词吟诵》

大家下午好!

感谢吴江教师进修学院提供这个公益的社区共同体实地课堂,让我们有机会面对面进行方言的学习与交流。前面毛乐群老师已陆续讲授了十堂方言课,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收获吧。学员中有一大半是新吴江人,通过这大半年的系列学习,对吴方言的语感应有了一定的适应,对咱们吴江的风土人情也有所了解。那么,还有一小半的学员是老吴江人,来自吴江各镇区的方言指导老师,都是热心的社区共同体学习志愿者。咱们四个学习小组,几位组长(松陵派-马老师、盛泽风-杨老师、震泽腔-钱老师、铜罗调-钮老师与浦老师),你们陪伴着新吴江人一起交流吴江话的同时,也拓展了本土人文的知识面,对自己的家乡更有自豪感,是不是?

本来这堂《方言与诗词吟诵》,毛老师早期就预约了我,好像是2018年3月份的第一期之后。当时考虑到大多数学员是新落户吴江的朋友,对吴语比较陌生,可能听不大懂,我想想还是等大家先上完系列的语言基础课,熟悉了这儿的吴方言,到后期再拓展开来,也许效果好一点。于是,就同毛老师商议好,隔了大半年,安排在今天来同大家聊聊方言与诗词的话题。

我不知道在座各位有多少是诗词爱好者?请举举手。有没有喜欢诗词并有创作经验的朋友?

没人举手。唐诗宋词大家都了解点的吧,都有阅读吧。所以说,诗词目前还是比较小众的。

【语文教改大量增加古诗文】

但是,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近的教材改革,国家教育部已公布了,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课程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大量增加古诗文(很多今年9月份拿到手的教材已经改了)。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在座的有很多家有小学生,请注意小学阶段增加87%哦,这个增量多大!),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近两年,国家着手进行高考改革,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语文比以前更重要了,古诗词开始分外重视,明年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篇。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而

语文的广度、难度要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差距。这不仅是高考,小升初、中考都会显示差距。所以大家看,学习诗词重不重要?

【曾被抛弃的传统文化】

我从小就喜欢诗,文雅地说,小时候就是个有诗意的女孩,或者说有点诗心吧。我们年少时大多喜欢着的不是文言的唐诗宋词,而是现代白话文诗歌。因为我们70后是在八十年代上学堂的,文革后不久,那时的文化氛围与教学理念对古典诗词并不重视,受之前那个运动的冲击与影响,没有多少学古典文化的机会。之前的几十年(1949~1976),古老的传统的经典的东西几乎都是不好的,要被破四旧丢弃的,甚至撕碎了践踏。很荒谬的年代!虽然76年那个运动就结束了,但之后几年,我们还是受点余波影响的。

八十年代开始改革开放,流行的是现代诗歌,印象最深的是台湾女画家席慕蓉女士的诗集,像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等等,很多女孩子一首首都背得滚瓜烂熟。我上学时期就在羞涩地偷偷写诗歌,那种塑料封面的小笔记本一页一页起劲地笔耕,有什么开心的不开心的情感都化为诗句,翻翻看看,纯真的内心觉得挺优美,还去文化站投稿,收到荆歌老师的亲笔鼓励信开心得不得了,那种被欣赏被认可的感觉现在想来依然是甜蜜的记忆。当然,那些都是小儿科,现代诗歌是来自于西方文化影响的自由体白话诗,并不能代表我们中国文化的魂。

只有文言才是汉语之魂,用文言创作的诗句才显雅言之道、君子之风。

年少时,我啃过几遍《红楼梦》,那种繁体竖式印刷版。我们这些简字运动后的学子未接触过繁体字,看旧版颇为吃力,半猜半蒙地去理解,虽然反复翻阅多遍,仍是囫囵吞枣,对里面大量的诗词感觉到美感,却未深入咀嚼。用吴方言来说,“好比吃了夹生饭,消化弗了。”后来到了青年时期,流行港台言情小说(简体版),被琼瑶阿姨大量引用的唐诗宋词所吸引,我开始逐渐发现雅韵之美,但仅局限于阅读与欣赏。直到近几年,迷上了文史书籍,才开始真正关注古诗词,偶尔学着吟诗填词的创作。因为是偶尔乘兴习之,目前只流于浅表,学之皮毛,还未达到入门程度。所以,今天我和大家仅仅是浅谈,若有误谬之处,望海涵。

【什么叫格律诗词】

我们要聊的诗词是正统的格律诗词,不是那些打油式的长短句,是遵循平仄要求、注重声韵之美与对仗之美的中国古典诗词——唐诗宋词。限于课时限制,今天主要介绍格律诗中的绝句吟诵,若有多余时间再展开其他。

格律诗,也叫近体诗,包括五言律诗、七言律诗、部分五言绝句、部分七言绝句。之所以只说部分绝句,是因为绝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符合近体诗要求的古绝。今天将要介绍的三首绝句均出自唐朝著名诗人之手,乃遵循格律要求的近体诗。(大家可以先翻阅一下手中的课件提纲。)

诗词的格律,我们今天不去细讲,简单介绍下“诗”。格律诗的基本格式是“平平,仄仄”的循环,从有声语言的角度说,即为“平声步”与“仄声步”的交错循环,有个说法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也是吟诵的基本原则。具体创作时,要考虑到相粘、相对、相错,要避免孤平、三平尾与平头等。格律诗要谨遵平水韵,别去使用近些年一些想走捷径的所谓聪明人搞出的新韵或通韵。

【诗必平水】

在此,我特别强调一下“诗必平水”观念,以正诗观,就是格律诗的用韵必须遵循平水韵。我们做任何事, 做到观念正确,才不易误入歧途。诗学的路上从来没有捷径,只有敬畏与孜孜以求。传统的经典文化需要传承与发扬,但不需要随意篡改与浅俗化。此处的“浅俗化”是指为了迎合普罗大众的口味去刻意拉低标准,使之通俗,没必要!通俗文化只是一种暂时性的东西,来自大众,经过时间的沥练,最终走向高雅,又远离大众。传统诗词无须走回头路博取暂时的通俗,只需保持经典的格调,切莫为了通俗而丢弃千年以来所追寻的高雅。我们该认识到,

诗词随着时代的演变,到如今注定是小众的、卓尔不群的高雅文化。当下,到处可见以诗人自诩的,打开手机或电脑,看朋友圈、微群、论坛等等,满屏皆是所谓的诗人,或者是写写油头滑脑的白话诗,或者是口号式的鄙俚之作,难登大雅之堂。不客气地说,那些实验体、老干体简直是对经典文化的亵渎,他们还不如直接去折腾自由体的现代诗歌来得痛快。

我想强调的是,失去高华典雅就不能称之为经典文化,古诗词的特点是雅致与蕴藉(含蓄),传统诗学之路必须坚守这两点。即使你不会创作,也要懂得欣赏文言之美,了解与鉴别雅正之法。《红楼梦》第十六回有云:“偏你又怕他不在行了。谁都是在行的?孩子们这么大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先吟后录】

人的生活离不开情感交流,诗词表现的就是人情。因为人若情动于中,总要表白于外,诗词就是最好的表白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宣泄口”。少女时代,我喜欢写日记、写几首小诗,记录所思所想,这也是情感宣泄口,留存美好而纯真的记忆。孔夫子曰:“

不学诗,无以言。”这里的“无以言”不是指不会说话,而是指“不学诗”就不能说出优雅得体的言辞。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一直有着深远的诗教传统。而古人的诗不叫“写诗”,叫“吟诗”,他们将情感化为语言吟唱出来。没错,传统的汉语诗歌多半是“先吟后录”,是能歌唱能吟诵的,且大多是用地方语言“声情并茂”地行吟,自然地直抒胸臆。近代鲁迅先生有诗云:“吟罢低眉无写处”,就是表达这种可吟而无法书写清楚的心境。

诗词吟诵的最早记载是《尚书》,上古帝王尧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言志,在《史记・五帝本纪》中作“诗言意”,说的是“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指思想、精神、意愿、意志)。歌咏言,就是说汉语的歌曲,指延长诗的语言,徐徐咏唱,把说话拉长就可以了(例:示范哼唱邓丽君的歌曲《独上西楼》中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一句)。声依永,是说音乐就是按照拉长的说话来进行的。律和声,就是把这些声音放在音律上、音阶上。

【题外话:为什么港台地区的流行歌曲比内地的动听】

刚才我讲到“歌咏言”时, 唱了一句邓丽君的歌。这首《独上西楼》的词作者是古代有“词帝”之称的李煜。因是亡国之君,他的词作大多流露出沉重的哀愁,尤其这句“无言独上西楼”,通过动作揭示人的思想感情。作曲者不知是谁,但从这一小段音节里,我们就可体会出格律诗词“平长仄短”的发声原则,可见谱曲之人是深谙格律之道的。整首唱罢,李后主的哀愁“深衷浅貌,短语长情”就那么直率、真切地倾泻出来。

港台地区的很多流行歌曲,听上去特别有韵味。港台艺人与人交谈的语气与措辞也显得特别文气,不论男女均给人温柔敦厚的感觉。这些优雅气质,同他们坚守传统、注重经典文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他们写的歌通常注重押韵,作的曲一韵三折,将普通的人生感悟与情感述求娓娓道来,字曲完美交融,朗朗上口,感人至深。深受90后热捧的周杰伦,他的很多优秀曲目来自“填词达人”方文山。方先生在歌坛拥有“词圣”美誉, 同样离不开他自身深厚的诗词格律功底。

而在内地,数十年的反传统思潮,一度摒弃“四维八德”的华夏美德,我们已丢失了太多经典的传承,许多地方变得缺乏底蕴,粗俗不堪。偌大一个大中华,幅员辽阔,十几亿人口,音乐却玩不过小小的港台地区,反而成了追着屁股跑的滞后一拍,也是蛮心痛的。

与尹相杰合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大家有印象吗?近期她推出了一些所谓“弘扬传统文化”的古风歌曲,我听了一首就听不下去了。首先,那首歌词取自《诗经》的《郑风•子衿》,曲子的编曲就有问题,毫不考虑平仄发声规律,唱者又毫无声情,叽喳的民族嗓,听着汗毛凛凛,浑身发冷,很不舒服不协调的感觉。用我们吴江话来说,就是“汗毛痱子侪要竖起来待,冷硬气”。其次,于文华也算文化人吧,短短三段词,总共没几个字,居然字音唱错三个,吴江话称为“白字先生”。注:❶嗣,音(yí),通“贻”;❷挑,音(táo);❸达,音(tà)。古诗词改编的歌曲,想套用“古风”,起码得懂得“依字行腔、入短韵长”吧。

当然, 内地也有几位文学素养还可以的艺人,如:高晓松、李健等。他们都是词曲俱佳的音乐人,出手不凡,爱阅读、研诗词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汉语,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表达形式由唐诗的兴盛、宋词的璀璨,元曲的转变、明清小说的流行,发展到后来的地方戏曲挖掘,再到如今的歌曲,都离不开本土文化的底蕴。

【古人的行吟常态】

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出来的,譬如魏晋时期的曹植的七步成诗,譬如“诗人之父”屈原在汨罗江畔披发行吟等等,他们的憔悴叹息与激昂悲歌皆踏歌而行、即兴吟咏。在古代,吟诗和唱歌是常态。农夫可以即兴歌唱(我们吴江的芦墟山歌就来自于田间村人的吴语劳作即兴),文士可以即兴吟诗,每天吟唱是古人的生活方式。如今,不管是读诗还是作诗,我们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诗文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古人没有记谱的习惯,学诗文时口口相传,以吟诵教学,通过声音将字面的意义准确表达,依字行腔,声母、韵母、声调都清清楚楚。诗文的声韵也通过吟诵得以展现,包括押韵、格律、入声字、开闭口音等。每个人的吟诵调并不一样,这取决于吟诵者个人对诗文的理解。同一个人吟诵不同的诗,会不一样,吟诵两次三次,也会不一样,因为随着反复吟诵,理解不一样了,形成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思考、理解品味的过程。

【方言吟诵濒临绝唱】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再加之后的十年文革的折腾,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方言吟诵也随着冷落,几乎成绝学。这门濒临失传的学问能让吟诵者和听赏者“因声入境”,随着方言吟诵时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疾徐变化、腔调婉转曲折,使人激发想像,联动情绪,领略古诗词文的意境之美。

吟诵不仅仅是诵读方式,它还是创作方式、教育方式、修身方式、养身方式,是汉文化的意义承载方式和传承方式。它是中国传统读书法,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统。但因为一直是口口相传的形式,古吟诵调大多已失传,我们吴语地区还留存“唐调”等。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先生都唱不动了,幸喜近几年有一小撮有心人,一些人到中年的诗词爱好者,已经在承上启下地做着这方面的抢救工作。

【入声字】

我们现在全国通用的语言是普通话,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1921年国民政府在此基础上审定为国音,说白了就是满清鞑虏入关后学汉语学得“夹生”的样子。入声曾经是古汉语的四声之一,在普通话里入声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在各个南方汉语里普遍保留了这一声调。

我们吴江话保留的入声字比较全。所以,每与北方诗友聊到入声字时,他们是相当羡慕我们的。北方人初学诗词常被入声字困惑,傻傻分不清,于是他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去辨别与记忆,还整理了许多口诀来死记硬背。而我们吴语地区的诗词爱好者,只须用方言吟诵一遍,即平仄了然,入声发音清清楚楚,毫不费事。

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如果每声按清浊各分阴阳,共8调。吴语里大致保留了中古汉语的音韵格局,苏州话、杭州话有7调,老派的吴江话更是细分为11调。

四声是中古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平声、上声、去声统称舒声,入声则为促声(发短促音)。《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还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例如“看”字,在近代格律诗中,还读平声,在现代汉语里,除“看守”的“看”读平声,其他总是读去声。在我们的吴江话里,“看”字保留了中古音,是平声。

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比较一下。

例如: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其中“一(ih)、六(loh)、七(tshih)、八(paeh)、十(zeh)、百(pah)”这6个是入声字。

(注意:此处的吴语拼音不是普通话拼音。吴语里的入声在韵母后面加一个-h韵尾来表示。)

而“一、七、八、十”这4个,在普通话里读平声,在格律诗里作为仄声。

吴江话里,这6个全部保留不变,是仄声,念短促音。我们一起用吴江话念一遍,注意:“平长仄短”、“入短促”。

【吴江话的格律诗“诵、吟、歌”】

例:诗① 练习“诵、吟”

《登鹳雀楼》王之涣 (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仄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入声字:白、日、入、欲、目、一)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我们用吴江话的声调“依字行腔”,先“诵”,进行简单诵读,请注意“押韵、格律、入声字、开闭口音”等细节。然后试着“吟”,要“激发想像、联动情绪、因声入境”,把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情感表达出来。

例:诗② 练习“诵、吟”

《出塞》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中平仄仄平平。

(入声字:月、汉、万、不)

例:诗③ 练习“诵、吟、歌”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平平仄仄仄中平,仄仄平中仄仄平。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中平仄仄平平。

(入声字:色、却、一、绝)

诗①我们已经逐句体验了诵与吟的不同表现方法。“诵”必须严格按照“平长仄短”原则,一字一字读准。“吟”在平仄原则上,可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适当拖长平声与韵脚,注意“平轻仄重”,尤其是句尾的仄声字应重读,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抑扬顿挫地吟出来。

接下来, 我们把诗②诗③在理解的基础上也练习几遍,请注意诗③“歌”的唱法。“歌”需要加入情感的起伏,不仅抑扬顿挫,还要曲折回环,尾字可夸张地拖调、转圈,以达到艺术处理的情感渲染的美感,声情更饱满、更走心。

【昆曲吴江派】

在区分运用“诵、吟、歌”三种格律吟诵方法后, 我们可以理解汉语声调的“平长仄短、平轻仄重”相当于音乐2/4拍的“强、弱、强、弱”的延伸节律。语言的发声规律,是人类长久形成的习惯性话语声音波线,也是声音美听的一般形式,每种地方方言都有其独特的美感与韵味,吴江话也是。

作为土生土长的吴江人,我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吴江话保留了更为细致的中古汉语的音韵格局,比任何方言都要老派一点。古音只有8调,苏州话、杭州话现在有7调,广东话算很牛的了,也顶多有9调,而我们吴江话细分为11调流传下来,当然还不包括各乡各镇更多婉转的变调。以至于,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昆曲”,誉为百戏之祖, 它那委婉细腻、流利悠远的“依声行腔”最适合吴江话来演绎,据说,昆剧团一向喜欢招收来自于吴江的学生。

在昆曲发展史上,有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就是明代伟大的剧作家沈璟(1553~1610),江苏吴江人,与顾大典(也是吴江人,著名诗人、戏曲家、书画家)等一起探究、切磋曲学,对音律研究颇有建树。明代戏曲文学流派“吴江派”,其领袖人物就是吴江人沈璟,属于吴江派的曲家有顾大典、吕天成、卜世臣(沈璟弟子)、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著有小说《三言两拍》系列)、沈自晋(吴江人)、袁于令、范文若、汪廷讷、史盘等,名家云集,且多为江浙吴语地区“多才多艺”的饱学儒士。作为明代“曲坛盟主”,沈璟天资聪颖,学有所成,是吴江有名的少年进士。他出生于吴江县城,祖宅在松陵镇庙前街那儿,就是现在万亚广场的东面。他主张的“合律依腔”与我们现在聊的诗词吟诵的“依字行腔、抑扬顿挫”是一样道理。

传统昆腔的“拍曲”(订谱),首先从“拍字”——即诵读开始。诵读唱词时,要把一个个字音咬准,把握句意,做到语气准确流畅,然后再练习唱曲。传统方言吟诵也是如此,要先把语步、语节基本框架定好,诗句的意思理解通透(由于时间关系,吟诵技巧就不展开了,以后有机会再交流)。

【老派十一调吴江话吟诵的独特优势】

留有十一调的老派吴江话,发声丰富、自然、婉转、清丽,吟诵古典诗词颇符合它的平仄声律,加上精彩的地方变调,更能吟出诗词的意趣,这是其他方言无法比拟的。让古诗文在方言吟诵中找回音乐性,用吴侬软语唱出悦耳动听的声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篇中有非常形象的描述:“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

今天就聊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与启发,对吴江话的认识更进一步,在诗词吟诵中不仅仅感受到音律美与艺术美。



~~ 本期编辑:云巛 2018.10.16 ~~

您的每一句留言